《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水色山光中鸟儿的鸣叫,"水绿山青,鹊噪鸦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表面的视听感知,而是深入探讨了"非色非声"的哲学意境。"满耳满目,非色非声",意味着超越了五感的束缚,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地。
接着,诗人提出问题:"既非声色,却作么生安名",意在追问在这种无色无声的状态下,应该如何命名或定义。这个问题反映了禅宗对语言和概念的质疑,试图揭示事物本质而非外在表象。
最后,诗人引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一佛教经典,暗示这种境界与佛法中的广大智慧相契合。整首诗通过日常景象引向深邃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领悟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留别淇上诸君
浙江江路杳。苍茫自叹,南飞鸟鸟。
故国回头,梦里青山吟绕。
手把一麾南去,道不比、八州常调。君莫笑。
南楼苦要,胡床舒啸。休扰。
归去扁舟,若比似陶朱,尚犹年少。
飞泳虽殊,友义固应明了。
拟览九江秀色,谁凄断、关河残照。霜月晓。
去去眼中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