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连宵(lián xiāo)的意思:连续的夜晚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石城(shí chéng)的意思:石头建成的城堡,比喻坚固牢固的防御工事。
艇子(tǐng zǐ)的意思:指小船或小艇。
文星(wén xīng)的意思:指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或有文学才华的人。
咿哑(yī yā)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含糊不清。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云若(yún ruò)的意思:形容云彩像若干东西一样,多用于形容众多或繁杂。
正值(zhèng zhí)的意思:指正好、恰好、刚好的意思。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 翻译
- 月亮像半个玉环,云彩仿佛在吐露,高楼上的帘子被卷起,面对着南边的水边
应该是从石城来的船,桨声咿呀穿过花丛深处
我正宿醉未醒,这样的夜晚又逢小雨
即使我笔下有才情如文星,也难以描绘出此刻的清晰苦涩
- 注释
- 月:月亮。
半环:半个玉环形状。
云若吐:云彩像在吐露。
高楼:高大的楼阁。
帘卷:卷起帘子。
南浦:南方的水边。
石城艇子:石城的船只。
两桨:两只船桨。
花坞:花丛密集的地方。
连宵:连续几个晚上。
酒未醒:宿醉未消。
不宜:不适合。
微雨:小雨。
笔底:笔下。
文星:比喻有才华的人。
分明苦:清晰的苦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月若半环云若吐",通过对月亮和云彩的形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不完全明朗的氛围。"高楼帘卷当南浦"则是诗人从高处眺望,帘幕拉开,视线所及之地便是那片宁静的水域——南浦。
接下来的两句"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通过对船只和桨声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绪。这里的“石城”可能是指诗人所在之地,而“艇子”则是远方归来的行者。桨声穿梭于花坞之间,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外界信息的传递。
"正值连宵酒未醒, 不宜此际兼微雨",诗人表达了对夜晚酒宴的享受和不愿意被打扰的心情。这里的“连宵”意味着长夜,而“酒未醒”则是诗人仍沉浸在酒精带来的温暖与慵懒之中。"不宜此际兼微雨",微雨虽然增添了夜晚的迷离感,但同时也可能打破这宁静的氛围,因此被视作不适宜的干扰。
最后两句"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诗人通过自比为拥有“文星”(即文学才华)的书生,表达了对自身文学才能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了在文字世界中寻找安慰和解脱之苦的复杂情感。"亦应难状分明苦",这里的“难状”意味着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痛苦难以用言语表达,而这种情感又是清晰而深刻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在宁静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郁,以及对文学才能的自信与苦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意二首(拟陈拾遗)
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
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
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魏礼段干木,秦王乃止戈。
小国有其人,大国奈之何。
贤哲信为美,兵甲岂云多!
君子战必胜,斯言闻孟轲。
擢探花使三首
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
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
九重烟暖折槐芽,自是升平好物华。
今日始知春气味,长安虚过四年花。
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
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