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故 人 见 寄 韵 宋 /吴 龙 翰 青 年 铁 砚 亦 曾 磨 ,壮 不 如 人 可 奈 何 。松 菊 犹 存 陶 令 迳 ,烟 云 不 碍 邵 公 窝 。吟 廊 缓 步 看 修 行 ,醉 石 高 眠 枕 绿 莎 。一 笠 一 蓑 吾 事 足 ,江 湖 浩 荡 白 鸥 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高眠(gāo mián)的意思:形容睡眠质量好,睡得很香。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鸥波(ōu bō)的意思:指鸥鸟在波浪上翱翔的景象,比喻人才出众,超凡脱俗。
青年(qīng nián)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龄在青壮年期的人。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醉石(zuì shí)的意思:形容酒醉后眩晕的感觉。
- 翻译
- 年轻时也曾刻苦研磨铁砚,壮年不如人又能如何。
松树菊花依旧在陶渊明的小路上,烟雾云霞不会妨碍邵公的居所。
漫步吟诵长廊欣赏修长的竹子,醉卧在青苔覆盖的石头上,枕着翠绿的莎草。
一顶斗笠和一件蓑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任凭江湖广阔,白鸥在波涛中自由飞翔。
- 注释
- 青年:年轻的时期。
铁砚:坚硬的砚台,用于研磨墨汁。
磨:研磨。
壮不如人:壮年不如他人。
奈何:无可奈何。
松菊:松树和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径:小路。
烟云:自然景象,象征超脱。
邵公窝:邵公的居所,可能指隐士的住所。
吟廊:吟诵的长廊。
修竹:修长的竹子。
醉石:醉酒后可以躺卧的石头。
绿莎:绿色的莎草。
一笠一蓑:斗笠和蓑衣,古代农夫或渔夫的服饰。
吾事足:我所需要的已经足够。
江湖浩荡:广阔的江湖。
白鸥波:白鸥在江面上的波浪。
-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回忆和无奈。开篇“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两句,诗人怀念年轻时锲炼学问、磨练意志的日子,但现在却感到身体上的衰老,对比之下感到无能为力。
接着,“松菊犹存陶令径,烟云不碍邵公窝”两句,诗人提到陶渊明和邵雍两位古代高士,他们的隐逸生活得以保留在松树与菊花之间,即便是烟云也无法阻挡他们的居所。这里表现了对古人清高脱俗生活状态的向往。
“吟廊缓步看修竹,醉石高眠枕绿莎”两句描绘诗人在林中漫步,观赏修竹之美,并在石头上沉醉睡着,用青草作为枕头。这里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
最后,“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满足感。一顶笠子,一把蓑衣,对于诗人来说,这样的简朴已经足够。面对着辽阔的江湖和飞翔的白鸥,只有波浪的声音,诗人感到心满意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展现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中保持一份淡然与自在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柳才佥判蔡州
翩翩河东孙,豪迈有祖德。
二十补楚掾,能用口破贼。
归来入京寺,不借推挽力。
骄夸固其宜,了不见颜色。
题舆盖本乘,入幕乃屈职。
淮西号剧府,君也兹敛翼。
朝廷选材吏,闻下前日敕。
奉诏者云谁,此章君可塞。
平云阁观雨
黑云漆天雷破地,风卷雷射雨倾泻。
喷崖倒壑恣颓荡,咫尺不可辨牛马。
鸡豚已见逐高浪,禾稻应须没平野。
莫言鱼鳖走堂厨,且看泥沙漫屋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