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其二》
《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其二》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忘筌

绪馀一醒冬烘眼,快著长安得隽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得隽(de juàn)的意思:形容文词、文章或言辞优美、精练。

冬烘(dōng hōng)的意思:冬天烘晒。形容寒冷的冬天阳光明媚。

固自(gù zì)的意思:自然而然,固然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忘筌(wàng quán)的意思:忘记了渔网,却记得了渔框。比喻人只记住了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三百篇(sān bǎi p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数量众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其二)》。诗中,诗人以“万物不移三百篇”起笔,暗示经典文学的永恒价值,即使历经岁月变迁,诗经三百篇的教诲依然深入人心。接着,“得鱼固自久忘筌”表达了对曾元英学有所成的期许,寓意他如同捕鱼之人熟练运用学问之“筌”(捕鱼工具),达到无需再依赖辅助就能自在游弋于知识海洋的境地。

“绪馀一醒冬烘眼”中的“冬烘眼”是对学者形象的戏谑,意指曾元英在学术上会有如冬日里晒太阳般豁然开朗,眼界大开。最后,“快著长安得隽鞭”祝愿他在京城长安的求学路上能够捷足先登,取得优异的成绩,如同挥舞着出类拔萃的鞭子,引领众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赠别诗,既赞美了学问的深远影响,又寄予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潮州八景诗·其三金山古松

金山北枕起高峰,万古凝荫一棵松。

矗矗凌云悬百尺,青青耐雪渡三冬。

风亭积翠飞层堞,虎石吹涛逐晚钟。

长峙海邦标劲节,满林秋色入望浓。

(0)

十二月乐词·其七七月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

宝砌衰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0)

昭君怨.雪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

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

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0)

苏武慢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玄关悟、到此方知,盲聋耳目,得遇至人开剔。

用符妙道,默运玄机,琼液转流增益。

云水清闲,太虚空寂,寥廓本无踪迹。

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

(0)

过山家

松风吹凉日将宴,山家蒸梨作午饭。

阿翁引孙牵犊归,破衣垂鹑不遮骭。

勾镰插腰背负薪,白头半岸乌葛巾。

喜渠胸次无经纶,白石烂煮空山春。

见我忘机笑古怪,不学当时野樵拜。

自言无处著隐居,仅得门前溪一派。

好山两岸如芙蕖,溪水可濯亦可渔。

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

破瓶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

近来草庐无卧龙,世上英雄君莫问。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五十五

雪山高几何,矗矗在天表。

咄哉竺土仙,六年登不到。

登得到,绝之绕,背手摘南辰,下视众峰小。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