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大壑(dà hè)的意思:形容巨大的差距或鸿沟。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举首(jǔ shǒu)的意思:抬起头来,抬头仰望。
连阴(lián yīn)的意思:指连续多日阴天,没有晴朗的天气。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阴霭(yīn ǎi)的意思:指天空阴沉,云气密布,形容天气阴暗、昏暗。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行三百里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首句“南行三百里,举首白云端”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穿越云层,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大壑连阴霭,中天峙碧峦”两句,通过对比大壑与碧峦,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壑的幽深与碧峦的挺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则将视角转向夜晚,通过描述夜潮与明月,以及九江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最后,“更就东林㝛,萧条钟磬阑”两句,诗人似乎在探访东林寺,钟磬声的结束,不仅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赐四十首·其十四八月十七日万寿圣节赐白金文币及镂金万寿福禄篆字银书黄朱灵符等物岁以为常
华渚祥开禁籞天,恩光每觉近臣偏。
函加白璧来天上,锦散红云出日边。
裁就灵符华舜旦,镌成宝画纪尧年。
衔恩效祝惭无补,金鉴先时献御筵。
雨发九湾至归州
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
累日行重岚,丛密何由豁。
安知兹壁外,不有朝暾跃。
颓云初离洞,流出将焉托。
岭半一人家,如鸟巢阿阁。
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
胡为既济后,昏暮犹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