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僧义澄》全文
- 翻译
- 止观是内心修炼的方法,万物的颜色和形状本质上都是空的。
通过禅定和智慧来领悟事物的本质,超越世俗的一切法则。
- 注释
- 止观:佛教修行中的两种方法,止是静止思维,观是观察实相。
心地法:指心灵的修炼法则。
色相:颜色和形状,引申为万物的外在表现。
本皆空:佛教理念,认为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空无的。
禅慧:禅定和智慧的结合。
明宗性:阐明或领悟事物的本性。
超然:超出常规,超越世俗。
万法:一切法门或世间万物。
中:其中,指超越世俗法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恒为赐给僧侣义澄而作,体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首句“止观心地法”指的是通过内心的观察和冥想来达到对万物本质的理解。"色相本皆空"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间之见的境界,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
第二句“禅慧明宗性”强调了禅修对于明悟佛法真理的重要性,而"超然万法中"则是说在万法纷争、复杂多变的世界之上,有一种超脱和清净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禅定与智慧的颂扬,传递了作者对于内心修为与佛教真理理解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