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蓝塘至秋乡江口作》
《自蓝塘至秋乡江口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滩声暮更急,风外亦潺湲

是夕兼微雨,吹泉满四山。

舟随初月引,梦向故林还。

白鹭时相笑,君閒亦未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暮更(mù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仍然有人在读书学习。

时相(shí xiāng)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蓝塘至秋乡江口的旅途所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滩声暮更急”,描绘了傍晚时分江滩上水流湍急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接着,“风外亦潺湲”一句,将视线从江面扩展到远处,通过“风外”二字,巧妙地将江面的流水与远方的景象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

“是夕兼微雨,吹泉满四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傍晚时分的细雨与江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轻柔的雨声所覆盖,使得四周的山峦都充满了水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舟随初月引,梦向故林还”两句,将视角转向诗人自身,通过“舟随初月引”的画面,描绘了诗人乘船前行,月光引领着小舟穿越夜色的情景,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宁静,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梦向故林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情感,仿佛在梦中回到了熟悉的故乡,虽然现实中的他仍在旅途中,但心灵已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

最后,“白鹭时相笑,君閒亦未閒”两句,以白鹭的悠闲与诗人的忙碌形成对比,白鹭在江边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戏,似乎在嘲笑诗人的忙碌与忧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的“閒”字,既有闲适之意,也有忙碌之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复杂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旅途画卷,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感悟,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赠周玄初

春晴步屧黄泥坂,杨柳阴阴水拍城。

童子候人如鹤瘦,羽仙飞舄似凫轻。

碧桃花绕巢云屋,绿酒香浮贮月罂。

醉里却嫌天下窄,倚阑吹笛到天明。

(0)

题蔡君谟真迹·其二

端明书法继钟王,佩玉琼琚在庙堂。

见说当年推第一,米家应自笑疏狂。

(0)

重过南安·其一

少年见说张横浦,曾访南安旧谪居。

趺迹宛然存石础,至今重到已成墟。

(0)

全州杂兴·其一

陶生岩畔午风清,唐介坟前江水平。

两岸鹧鸪啼不尽,画船挝鼓到全城。

(0)

浣溪沙

苔网零星绣屧廊。秋疏幽绿景如霜。

冷蛩犹自说凄凉。

坐懒放书刚半晌,酒醒弹指又重阳。

便无愁处也思量。

(0)

七夕二首·其二

银汉无风潮,一水匪云遥。

结苇已可渡,宁待鹊架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