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莲峰》
《登莲峰》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古风

卿云何许落日高原

地接千秋统,山疑五岳尊。

山阳圣庙,小鲁亭在焉。

无风松子落,挹露野花翻。

眺罢还成赋,幽怀安可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怀安(huái ān)的意思:怀安意为心怀安定,安心守节。形容内心安定,不受外界干扰。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卿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亲近的朋友或亲人。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圣庙(shèng miào)的意思:指非常庄严神圣的地方,也比喻非常神圣庄重的人或事物。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幽怀(yōu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思念或忧愁。

云渺(yún miǎo)的意思:形容云彩稀疏、飘忽不定。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莲峰山巅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考。首联“卿云渺何许,落日自高原”以“卿云”(即彩云)起笔,描绘出一片辽阔无垠的景象,紧接着“落日自高原”一句,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地接千秋统,山疑五岳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感,将莲峰山与千年的历史相连接,赋予其崇高的地位,仿佛它就是五岳之中的佼佼者。

颈联“山阳为圣庙,小鲁亭在焉”点出了莲峰山上的圣庙与小鲁亭,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暗示了此处是文化与精神的寄托之所。

尾联“无风松子落,挹露野花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中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松子随风飘落,野花在露水的滋润下翻动,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眺罢还成赋,幽怀安可论”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与思考,他眺望之后,心中涌起的思绪难以言表,或许是对自然的敬畏,或许是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莲峰山巅的独特体验,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渔父二首·其一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0)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二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0)

田家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0)

昭潭寄内人

不接安书动隔年,二千里外极悬悬。

老亲强健知勤馔,诸子痴顽恐费鞭。

幸有田园堪卒岁,使知诗礼可无钱。

客中亦有风流罪,长伴梅花对月眠。

(0)

和王仲仪二首·其二凌霄花

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

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

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己。

仰见苍虬枝,上发彤霞蕊。

层霄不易凌,樵斧谁家子。

一日摧作薪,此物当共委。

(0)

山中二首·其二

人间久矣倦迎逢,归路牛羊带夕舂。

千点梅沉山店月,一溪烟咽寺楼钟。

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磈胸。

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