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
《夜雨》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寒梦萧骚著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滴(diǎn dī)的意思:指微小的、细小的事物或数量。

寒梦(hán mèng)的意思:形容梦境中的寒冷和不愉快。

回舟(huí zhōu)的意思:回舟指船只返回原来的地方,比喻人改变主意,回到原来的立场或行动。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翻译
在九月三十日这一天,雨声仿佛在告别秋天。
忽然间,满阶落叶,又有多少人的白发增添了几许。
雨点滴滴答答,穿透寒冷的梦境,带来淡淡的哀愁。
听不到渔歌的欢唱,因为蓑衣已湿,只能撑着湿漉漉的船桨回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雨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自己对孤独和寂寞情感的体验。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季节与氛围,九月末,秋意浓厚,而夜里的雨声,更显得凄清,是一种离别之秋的感觉。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雨水滋润,使阶前叶子饱和而下,像白发一样覆盖着周围,这是对孤寂情绪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雨声渗透至睡梦之中,使得梦境也带上了冷清与忧郁,这些都是内心感受的投影。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渔民的歌谣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哀伤,但诗人却没有唱出声来,而是将自己蜷缩于湿漉的蓑衣中,在小舟上缓缓划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咏史·其二

能为汉语亦多情,夫妇双吹木叶声。

教上辞乡高岭望,云边尚见塔儿城。

(0)

捕蟹辞·其三

匡螯初蜕及秋肥,母蟹膏多肉蟹稀。

饱食沙田霜降稻,潮乾拾得满船归。

(0)

煎香·其三

花农何似作香农,香种成林即素封。

儿女私藏多血结,煎来气夺水芙蓉。

(0)

阅汪文冶始信峰草堂纪略率题六绝·其六

黄帝衣裳作海云,浮丘几席落花纷。

遗书续取先司马,便与山灵建大勋。

(0)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其六

金吾旧有四花园,东在青溪故址存。

不到太平歌舞地,从何沾洒列朝恩。

(0)

自万安上十八滩号子·其七

往来舟向沸汤飞,四面峰峦翠作围。

风搅雪花潭底出,行人八月已寒衣。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