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林 下 留 别 道 友 唐 /齐 己 住 亦 无 依 去 是 闲 ,何 心 终 恋 此 林 间 。片 云 孤 鹤 东 西 路 ,四 海 九 州 多 少 山 。静 坐 趁 凉 移 树 影 ,兴 随 题 处 著 苔 斑 。秋 来 洗 浣 行 衣 了 ,还 尔 邻 僧 旧 竹 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趁凉(chèn liáng)的意思: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或享受,利用有利的时机做某事。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孤鹤(gū hè)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或孤立无援的状态。
静坐(jìng zuò)的意思:指保持安静、不动、不说话或不做任何动作的状态。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苔斑(tái bān)的意思:指墙壁、石头等表面上长出的苔藓斑点。
洗浣(xǐ huàn)的意思:洗涤和擦拭
行衣(xíng yī)的意思:指行走时的衣着。
竹关(zhú guān)的意思:比喻心思深沉、潜心修炼的人。
四海九州(sì hǎi jiǔ zhōu)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各地。表示范围广泛、遍及全境。
- 注释
- 住亦无依:生活没有可靠的依托。
去是闲:离开也显得悠然自得。
何心:为何。
终恋:始终眷恋。
片云孤鹤:形容人如片云般漂泊,如孤鹤般孤单。
东西路:比喻各奔前程。
四海九州:泛指全中国,意即到处。
多少山:形容山川众多。
静坐:静静地坐着。
趁凉:乘凉。
移树影:树影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题处:题写诗词的地方。
著苔斑:留下青苔的斑点,暗示时间的痕迹。
秋来:秋季来临。
洗浣:洗涤。
行衣:旅行的衣物。
了:结束,完毕。
还尔:回到。
邻僧:邻近的僧人。
旧竹关:以前的竹制院门,这里代指寺院。
- 翻译
- 生活无依靠,离开也等同清闲,为何总眷恋这林中景致。
如同片云和孤独的鹤,各奔东西,天下之大,山川无数。
静坐乘凉,树影随着时间推移变换,兴致所至,随意题诗留下青苔的痕迹。
秋天到来时,洗净远行的衣物完毕,再次回到邻近僧侣那熟悉的竹门旁。
-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漠,以及对自然山水之情的留恋。这里的“林间”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象征着远离尘嚣、与自然合一的心灵境界。
接着的"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两句,则是诗人对广阔天地的一种感慨。"片云"和"孤鹤"都是寂寞漂泊之象,而"东西路"和"四海九州"则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在这样的描述下,诗人的心胸也仿佛变得宽广无垠。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两句,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静坐趁凉"表明了他享受清凉和宁静的能力,而"兴随题处著苔斑"则显示出他的文思泉涌,他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写作的灵感。
最后的"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两句,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天和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展望。"秋来洗浣行衣了"意味着季节更迭,自然界在不断变化,而"还尔邻僧旧竹关"则表明了诗人与邻近的僧侣之间的情谊,以及他对那座老竹关的依恋。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