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衔绀蒂花,近我若相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像(bǎo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如宝贝一样。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翠羽(cuì yǔ)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羽毛
低回(dī huí)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而悲伤。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高洒(g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高雅,举止文雅。
互出(hù chū)的意思:指两方面或多方面的人或事物相互交替出现或相互取代。
回空(huí kōng)的意思:回空指的是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也可以表示以前的努力白费了。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惊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某种行动或事件引起巨大的反响或震动。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快适(kuài shì)的意思:快速适应新环境或新事物
旷绝(kuàng jué)的意思:极为荒凉,极度寂静。
离披(lí p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部已经破败不堪。
冷光(lě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无情的光芒。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群飞(qún fēi)的意思:形容一群鸟或昆虫飞翔时的景象。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山脊(shān jǐ)的意思:山脊是指山脉中最高的部分,也是山脉的最高点。在成语中,山脊常常用来比喻最高的位置或者最重要的地位。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压山(yā shān)的意思:指势力强大,压倒一切。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异色(yì sè)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周围的事物或人有明显的差异。
阴壑(yīn hè)的意思:指暗中进行的阴谋诡计。
鼋鼍(yuán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庞大而难以对付。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珠缨(zhū yīng)的意思:指珍贵的饰物,也用来形容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人间世(rén jiā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物和人情世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金山寺》,通过对金山寺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寺庙的庄严气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孤峰涌沧江”、“阴壑滀风云”、“修廊围峻阁”等,不仅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也渲染了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氛围。
“离披万年树,根抱太古石”两句,通过描述古老的树木与深埋地下的古老石头,展现了时间的悠久和自然的永恒。而“宝像浮海来,珠缨冷光滴”则以宝像(佛像)的出现,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智慧的光芒,与自然界的冷光相映成趣,寓意深远。
诗中还通过“叩阑见鼋鼍,扬首意自得”描绘了金山寺周边的生物世界,鼋鼍(一种大型爬行动物)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与人类的活动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予心本高洒,误为尘土隔。不知人间世,有此物外迹”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落日将登舟,低回空自惜”则在描绘日落时分诗人准备离开的不舍之情,进一步强化了他对金山寺这一“物外迹”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庄严,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