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一为专,礼三而称。孰陪邦祠,惟我同姓。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其二十终献用《穆安》》全文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南宋时期的诗人之手,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对礼仪和宗族文化的重视。诗中的“诚一为专,礼三而称”表达了一种高度尊崇和严谨态度,对待遇之事必须慎之又慎。紧接着,“孰陪邦祠,惟我同姓”则指向了对共同宗族的敬畏与归属感。在古代中国,宗族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邦祠”即是国家和家族所共有的祠庙,象征着血缘纽带与民族认同。
“金丝屡调,圭玉交映”则描绘了一种奢华而庄重的氛围。这里,“金丝”可能指的是装饰或乐器中的细腻部分,而“圭玉”则是古代贵重之物,它们的“交映”给人以光辉灿烂、互相辉映之感,象征着最高尊严与和谐统一。
最后,“是谓熙成,福来神听”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刻的赞颂与祈愿。这里,“熙成”意味着一切都达到完美无缺的状态,而“福来神听”则是一种宗教色彩浓厚的表述,暗示了神性的聆听和降福。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礼仪、血缘与奢华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场庄严隆重的朝会或宗族聚会的情景,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家族和睦以及个人得福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