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步颂臣题帐眉原韵》
《步颂臣题帐眉原韵》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燕寝香凝宝篆灰,鸟啼窗外转幽哉。

先生不作封侯梦,懒向邯郸借枕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篆(bǎo zhuàn)的意思:指珍贵的篆刻作品。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外转(wài zhuǎn)的意思:转移目标或方向,改变计划或行动的方向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燕寝(yàn qǐn)的意思:指帝王在夏季时迁往南方避暑的行为,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生活奢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闲适的画面。"燕寝香凝宝篆灰",诗人以燕巢中的香气和篆香灰烬暗示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滞。"鸟啼窗外转幽哉",窗外鸟鸣声悠扬,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氛围,显得愈发幽深。

"先生不作封侯梦",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没有封侯的梦想,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懒向邯郸借枕来",典故出自《庄子·外物》中邯郸学步的故事,诗人表示不愿像邯郸人那样模仿他人,而是保持自我,不为外物所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坚守。林朝崧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其诗作常常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杂咏一百首·其二荆轲

把袖谋几售,开图计忽穷。

空遗千古恨,不中祖龙胸。

(0)

杂咏一百首·其三十司空图

节将飞飏去,牙郎卖弄馀。

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

(0)

再和

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

哇淫奇响荡众志,澜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效牵酷肖渥洼马,献宝远致昆崙奴。

岂无蘋藻可羞荐,亦有黍稷堪舂揄。

臞翁伤今援古谊,通国争笑翁守株。

孔门高弟浴沂水,尧时童子谣康衢。

扬觯姑欲退观者,鸣鼓本非攻吾徒。

亦如曼倩负逸气,呵斥佞倖惊侏儒。

于时后村茅柴熟,先生滑稽腹如壶。

虽无谢郎玉帖镫,幸有幼安布裙襦。

未妨优场开口笑,亦恐药市逢方矑。

更阑漫与通德语,醉倒聊遣宗武扶。

幽冥茫昧莫致诘,石言神降果有无。

翁云天公施罪福,亦如王者行赏诛。

巫咸可使诅楚否,泰山曾不如放乎。

况今民脂积消铄,洋洋如在宁助虐。

贫妇鲜能具复裈,贵人何必誇重较。

九重深喜农扈丰,五等超加社公爵。

更宜速飞臈前白,仍为潜驱山中駮。

除人大患捍大灾,与民同忧可同乐。

翁之用心极惓惓,余于致福未数数。

因思挥金犹粪土,奚异弃物捐溪壑。

神听聪明靡僭滥,诏书温厚戒椎剥。

重华渔稼茅茨俭,大禹疏凿衣服恶。

谁歌此诗送且迎,共挽浇风还太朴。

(0)

壬辰春上冢五首·其五寿溪

水如绶带山如抱,画手难摹一段奇。

松下可浇三奠去,墓傍安用万家为。

虹来昂首宁非瑞,蛟徙无踪若有知。

丱角钓游今白发,重寻陈迹不胜悲。

(0)

书事二首·其一

黄旗旁午责军需,括匠搜船遍里闾。

士稚去时无铠仗,武侯屯处有储胥。

粟空都内忧难继,甲出民间策恐疏。

昔补戎行今简汰,空搔短发看兵书。

(0)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渔父辞剑

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

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

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

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

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