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汪 子 与 宋 /陶 梦 桂 生 来 骨 相 不 如 人 ,那 更 心 空 似 此 君 。一 见 好 书 惟 恐 尽 ,每 逢 佳 客 怕 言 分 。自 知 原 宪 贫 非 病 ,莫 问 琴 张 达 是 闻 。吟 罢 不 知 身 已 老 ,莫 教 万 里 净 无 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好书(hǎo shū)的意思:指内容优秀、有价值的书籍。
佳客(jiā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很好,令人欢喜的客人。
见好(jiàn hǎ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向好的方向发展,情况好转。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惟恐(wéi kǒng)的意思:害怕,担心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贫非病(pín fēi bìng)的意思:指贫穷并非一种病态,贫困并非可怕的事情。
原宪贫(yuán xiàn pín)的意思:原本贫穷。
- 翻译
- 天生资质不如他人,他的内心更是空灵如斯。
一旦看到好书就怕读完,每次遇到好友也担心话会说尽。
深知自己像原宪一样贫穷并非不幸,无需询问是否像琴张那样显达。
吟诗完毕浑然不觉年华已逝,但愿不要让万里长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 注释
- 生来:天生。
骨相:资质。
不如人:不如他人。
那更:更是。
心空:内心空灵。
似此君:如他这般。
一见:一旦。
好书:好书。
惟恐:唯恐。
尽:完。
逢:遇到。
佳客:好友。
言分:话会说尽。
自知:深知。
原宪:古代贫穷的贤者。
贫非病:贫穷并非不幸。
莫问:无需询问。
琴张:古代有才但未得仕途显达的人。
达是闻:显达。
吟罢:吟诗完毕。
身已老:年华已逝。
莫教:但愿不要。
万里:万里长空。
净无云: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梦桂所作的《次韵汪子与》。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谦逊和对知识的热爱。首句“生来骨相不如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低调认知,认为自己的外在条件不如他人。然而,“心空似此君”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纯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一见好书惟恐尽,每逢佳客怕言分”,描绘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友情的尊重,他生怕书籍读完,对待来访的朋友也小心翼翼,不愿轻易分享自己的喜好。这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和珍惜人际关系。
“自知原宪贫非病,莫问琴张达是闻”引用典故,以原宪贫穷却志向高洁自比,强调贫困并非耻辱,而关注的是内在的德行和学问。同时,他提醒自己不需羡慕琴张那样的显达,表明他对名利的态度淡泊。
最后两句“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诗人沉浸在阅读和创作的乐趣中,浑然忘我,以至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他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像万里晴空一样开阔,没有世俗的云翳。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陶梦桂的谦逊、好学、淡泊名利以及对精神生活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个人抒怀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