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梅柳(méi liǔ)的意思:梅柳指的是梅花和柳树,分别代表着冬天和春天。它形容事物的变化和轮回。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千般(qiān bā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上黄(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黄或病态的样子。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天阙(tiān què)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泛指天子的居所。
五采(wǔ cǎi)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彩,光彩照人。
御沟(yù gōu)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在出行时,由官员和士兵护卫,以及清理道路,确保畅通无阻。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 注释
- 云霞五采:形容天空中云彩绚丽多彩。
天阙:指皇宫的高大建筑,这里代指朝廷。
梅柳千般:梅花和柳树种类繁多,形容春景之美。
夹御沟:御沟是指宫廷或皇家园林中的水沟,这里指梅柳沿着御沟生长。
黄花:通常指菊花,这里代表登高望远的地点。
南北望:向南北眺望,表示登高远眺的动作。
岂知:怎能知道。
春色满神州:神州,古称中国,这里指春天的景色遍布整个中国。
- 翻译
- 天空中的云霞色彩斑斓如锦绣,梅花柳树在御沟两边繁多。
若非登高望远那黄花,怎会知道春意已遍布华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云霞五采浮天阙”一句,天阙指宫殿之上,云霞如织,五彩缤纷,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皇宫外观的赞美之情。
接着,“梅柳千般夹御沟”则是描写宫廷中的花木,梅和柳在春风中摇曳,生长茂密,如同千丝万缕地守护着御沟,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一份对皇帝居所的尊崇。
第三句“不上黄花南北望”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并不需要攀登高处去远眺,只是在低头观赏脚下的黄色花朵(可能是指菜花或其他春季开放的黄色小花)即可感受到四处弥漫的春意。
最后,“岂知春色满神州”则是对前述景象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得出整个神州(指中国,尤其是宫廷一带)都充满了春天的美好,这里的“岂知”表达了一种无声的问句,彷佛在询问读者是否已经领略到了这份春色。
整首诗通过对云霞、梅柳和黄花的描绘,以及对整个神州春色的渲染,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皇宫春日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帝都生活的向往和赞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华山隐归西湖故居
方士求仙入沧海,十二城楼定何在?
金铜移盘露满天,琪树离离人不采。
轩辕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趋。
青牛谷口迎紫气,白鹤洞中传素书。
珊珊鸣佩星辰远,寂寂珠庭云雾虚。
修髯如漆古仙子,玉林芙蓉染秋水。
九关高塞不可留,归去江湖种兰芷。
山头宫殿风玲珑,玄猱飞来千尺松。
闲房诵经钟磬响,石壁题诗苔藓封。
欲向君王乞祠禄,安排杖屦来相从。
长江送别图送周平叔之通州丞
福山苍苍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铁色。
两山当江作海门,力尽神鞭驱不得。
沧波万里从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壁。
阴风转地鲸怒翻,黑雾连空龙起立。
来舟去楫不敢动,袖手旁观唯叹息。
扶桑浴日飞上天,百怪潜消杳无迹。
水光镜净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
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穷途我犹客。
烟中隐隐见孤城,令我思乡心转剧。
《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