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伏腊(fú là)的意思:指冬天将至,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指岁末年终。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海舶(hǎi bó)的意思:海上的船只,也指远航的船只。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六尺(liù chǐ)的意思:指人的身高或个子高大。
气魄(qì pò)的意思:指人的气势和胆量,形容人的豪迈和气度。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失晓(shī xiǎo)的意思:失去联系或失去音信。
托孤(tuō gū)的意思:将孤儿托付给他人照顾。
晓昏(xiǎo hūn)的意思:指明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引申为明白事理、明辨是非。
岩洞(yán dòng)的意思:指山洞或石洞。
赵氏(zhào shì)的意思:指富有、财大气粗的人家。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读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句“山翁伏腊竞鸡豚,海舶针罗失晓昏”,以山间老翁在节日里准备丰盛的祭品,与海上船只在晨昏交替时迷失方向为喻,隐含着对历史人物生前生活与身后命运的感慨。接着,“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两句,通过“六尺”(指幼小的孩子)与“赵氏”、“公孙”(分别指赵国和公孙家族)的联系,表达了对孤儿寡母、家族传承的深切关注。
“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则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物的精神力量,波涛汹涌,旌旗随风飘扬,岩洞虽静,却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气魄。最后,“安得扶邛亲一拜,百花如锦醉山门”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自前往祭祀,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以“百花如锦”形容祭祀之地的美丽,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崇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