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也用于形容美丽的水景。
便腹(biàn fù)的意思:指吃了东西就想上厕所,形容食物消化迅速。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插架(chā jià)的意思:指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插手干涉他人的事情,常常带有贬义。
撑肠(chē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饥饿到极点。
尺璧(chǐ bì)的意思:指用尺子测量璧石的正误,比喻用严格的标准来评价或衡量事物。
辞劳(cí láo)的意思:辞去职务或辞职,不再劳累工作。
寸阴(cùn yīn)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分金(fēn jīn)的意思:指分割金子,比喻平分利益或公平分配财富。
干禄(gàn lù)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官位而奋斗,获得官职和禄位。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华毂(huá gǔ)的意思:形容车辆的装饰华丽,轮毂美观。
简编(jiǎn biān)的意思:简化而成的编排或文字。
林麓(lín lù)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木和山地,形容景色优美、生态繁茂。
晴岚(qíng lán)的意思:指天空放晴后云层中的彩霞。
润屋(rùn wū)的意思:修缮房屋,使之更加美观、舒适。
时习(shí xí)的意思:指根据时势和经验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或规律。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书史(shū shǐ)的意思:指历史书籍或史书。
宿雾(sù wù)的意思:指夜晚的雾气,比喻长时间不散的争论或争执。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吴生(wú shēng)的意思:吴生是一个古代的人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才智过人,能够解决难题或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无辞(wú cí)的意思:没有言辞、不说话、无话可说
贤明(xián míng)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聪明能力,尤指君主或领导者具备的明智才能。
学而(xué ér)的意思:学习并实践知识和道德
养志(yǎng zhì)的意思:培养并坚持自己的志向和意志力。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责报(zé bào)的意思:表示因果报应,指人们的行为会有相应的结果。
珠玑(zhū jī)的意思:指珍贵而美丽的珠宝,引申为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祖父(zǔ fù)的意思:指祖辈中的父亲,也可泛指祖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姓家族的贤明传统以及吴莘老所建的万卷堂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家的书香门第之气,以及吴莘老对书籍的珍爱与对子孙教育的重视。
首句“吴生祖父皆贤明”,开篇即点出吴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强调了家族的智慧与品德。接着,“清选幽居殊世俗”描绘了吴家远离尘嚣,环境清幽,与世俗相异的独特风貌。碧水、晴岚、白云、宿雾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也寓意着吴家的高洁与超脱。
“好收书史贮新堂”一句,直接点明了万卷堂作为藏书之所的功能,表达了吴莘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传承。接下来,“岂羡珠玑夸润屋”一句,以珠玑比喻财富,与前文的书籍形成对比,突出了吴莘老对精神财富的看重,而非物质的追求。
“文字本为子孙藏,子孙能勤文字熟”强调了书籍对于子孙的重要性,以及勤奋学习的必要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撑肠各有五千卷,插架更盈一万轴”等夸张的描述,形象地展示了万卷堂藏书之丰富,体现了吴莘老对子孙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的热爱。
“尺璧非宝竞寸阴,五经何多扪便腹”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强调时间的宝贵和知识的积累,进一步凸显了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简编不失镇时习,灯火稍亲兼夜读”描绘了吴莘老及其子孙勤奋学习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问的执着。
最后,“敏厥修兮就有功,学而优则期干禄”表达了通过勤奋学习可以取得成就,甚至获得官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入世观念。同时,“况宜养志无辞劳,又欲分金赒不足”则强调了在追求学问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修养和帮助他人的道德责任。“责报吾闻如执券,盍为高门待华毂”则以古代契约的比喻,表达了对回报社会和家庭的期待,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莘老及其家族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子孙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