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以养吾心,一善靡有他。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刍豢(chú huàn)的意思:指贫贱和富贵之间的差别。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夸毗(kuā p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嗜欲(shì yù)的意思:指人贪爱、沉迷于某种欲望或嗜好。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一善(yī shàn)的意思:指一个好的行为或善举,有时也表示一个好的品德或美德。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名为《题悦心卷》。诗中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修养之道。开篇“人生贵有养,所养将如何”,提出人生的价值在于自我修养,引出对修养方式的思考。接着,“惟以养吾心,一善靡有他”强调内心的修养是根本,追求单一的善行,即为至高修养。
“俛仰苟无愧,灵台蔼天和”表达了在日常行为中保持无愧于心,内心自然会充满和谐与平和。诗人通过对比,指出那些追求外在物质享受与虚荣的人(“嗤彼夸毗人,嗜欲何其多”),他们的修养方式与自己所推崇的截然不同,往往陷入世俗的纷扰与波折之中。
最后,“所养亦以异,纷纷蹈风波”进一步强调不同的修养方式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诗人以“仁义譬刍豢,千载吾师轲”作为结语,将仁义比作滋养心灵的美食,孔子作为千年来的榜样,表明了诗人对于仁义道德的崇尚与追随。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比不同人生观的结局,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和谐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至关重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