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立春日东风雪意偶作》
《和立春日东风雪意偶作》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紞紞城头五鼓催,东风连夜逐春回。

物心方喜寒威改,云色犹将雪意来。

戟户劝农破土琴堂介寿蚁浮醅。

何妨盈尺饶嘉瑞,发滞开萌迅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戟户(jǐ hù)的意思:指戟门上的门闩,比喻人的家门。

嘉瑞(jiā ruì)的意思:指吉祥、幸福的征兆或好的预兆。

介寿(jiè shòu)的意思:介绍寿命长久,寿命长久。

开萌(kāi mé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初露可爱、可人之态。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破土(pò tǔ)的意思:破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打破土地,开辟新的局面。形容事物开始发展或取得成功。

琴堂(qín táng)的意思:指音乐的堂会,也可用来形容琴艺高超的人。

劝农(quàn nóng)的意思:劝告农民勤劳耕种,以获得丰收。

物心(w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和意念与外界物体有关,即心思物理化的情况。

五鼓(wǔ gǔ)的意思:五鼓是指五次敲鼓,比喻用力鼓舞士气,催促行动。

雪意(xuě yì)的意思:雪意指雪的意境或雪所代表的意义。

迅雷(xùn léi)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闪电般迅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东风与初雪交织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万物复苏之感。首句“紞紞城头五鼓催”以晨钟暮鼓的声响,渲染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接着,“东风连夜逐春回”则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如何在夜晚悄悄唤醒沉睡的大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物心方喜寒威改”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自然界对严冬结束的喜悦之情。“云色犹将雪意来”则巧妙地描绘了春雪的降临,虽是春日,却仍残留着冬日的痕迹,为春日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后半部分转向人间景象,“戟户劝农牛破土,琴堂介寿蚁浮醅”,这两句分别描绘了农事活动与庆祝场景,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忙碌与欢庆的情景。农夫们开始耕作,象征着新一年的希望;而宴席上的热闹,则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何妨盈尺饶嘉瑞,发滞开萌有迅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雪的赞美,认为它不仅带来了丰年的预兆,还如同迅雷一般,迅速地激发了大地的生机,预示着万物即将迎来蓬勃生长的季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图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喜雨

亢阳当午天欲赤,霹雳堕地坤隅坼。

楼头飒然风雨来,席捲万瓦飞黄埃。

初如丝纷忽如注,河翻海立蛟龙怒。

一洗燀热清八极,顿令枯槁回颜色。

东园青可菹,南亩足我糈。

虫鸟相和鸣,花竹秀以舒。

吁嗟物我将无同,炎凉燥湿苦乐之感相流通。

向来困惫一时起,渴心灌溉生欢喜。

乃知茫茫大造非小儿,阴阳推夺故应尔。

雨馀更爱暮天碧,月华满院凉于水。

(0)

和郭杏东九日韵二首·其一

吟苦偏愁白发催,故人何事又诗来。

篱边黄菊花相对,客里清樽酒自开。

南国此时聊遁迹,北扉当道正需才。

嗟予潦倒无他望,独立西风想钓台。

(0)

苦热绝句十首·其七

周武殷汤在眼中,今王圣德古人同。

禾枯即洒桑林雨,道暍仍嘘柳下风。

(0)

幽兰两三花,清香暗中起。

日暮望美人,盈盈隔湘水。

(0)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其六临沧亭

隔海望三山,银涛立青璧。

神游挟飞仙,玩弄扶桑日。

(0)

春日郊行三首·其二

麦垄摇新叶,梅塘泛落花。

前村天欲雨,云里见人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