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史郎中应之还张秋·其一》
《赠别史郎中应之还张秋·其一》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见遽言别,其如南北情。

君今何水部,吾岂谢宣城

帆影树中出,河流天际平。

谁无感怀赋,两地秋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帆影(fān yǐng)的意思:帆影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船帆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影响。

感怀(gǎn huái)的意思:感慨、怀念、深情地回忆过去的事物或人。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流天(liú tiān)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天空一直下雨。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水部(shuǐ bù)的意思:指水流的方向或水流的走向。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何水部(hé shuǐ bù)的意思:指人行为言辞极其粗鲁、无礼,毫无教养和修养。

谢宣城(xiè xuān chéng)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或无法施展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赠别史郎中应之还张秋》(其一)中的片段。通过“一见遽言别,其如南北情”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初次见面即要分别的无奈与对远方友人情感的深切理解。接下来,“君今何水部,吾岂谢宣城”两句则以古代官职和地名来比喻朋友的身份与自己的处境,流露出对友人身份的尊重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帆影树中出,河流天际平”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远处的帆船从树木间显现,河流在天边延伸至平直,画面富有诗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友情的深远与广阔。最后,“谁无感怀赋,两地共秋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两地,但都能感受到相同的季节变化带来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冶城客夜

钟断夜色寒,孤吟客衣薄。

月色半城虚,砧声四邻作。

更残酒气微,坐久灯花落。

乘兴理归帆,四望无诸郭。

(0)

松林观瀑图

瀑布悬空青,初阳互明灭。

喷壁飞白虹,穿林散晴雪。

淙淙鹤梦清,洒洒机心绝。

相顾濯尘缨,沧波坐超越。

(0)

书云山小景

远树绿依依,澄江去棹微。

人烟连极浦,僧舍对残晖。

山迥云来白,林深客到稀。

红尘多少事,即此可忘机。

(0)

三溪似陈澄清

书幌连溪曲,春流拂树过。

野花云际落,山色鸟边多。

薄分违缨冕,幽情变薜萝。

欣逢鲁中叟,谈笑复如何。

(0)

寄别陈大坐罪之京师

泪沾行子衣,不得顾庭闱。

祖席君难醉,朋簪我独违。

风波千里别,淮海几人归。

剩把乡书寄,新秋有雁飞。

(0)

书方壶清响生琳琅

鹤上瑶笙去不还,却留仙墨在人间。

秋风更洒筼筜玉,犹似凌云响佩环。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