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冠玉》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郑 冠 玉 明 /左 国 玑 我 携 白 玉 壶 ,招 邀 黄 山 客 。三 年 隔 阔 此 登 堂 ,笑 我 当 时 欠 情 别 。腰 间 锦 带 解 龙 泉 ,手 持 素 扇 秋 月 圆 。酒 酣 把 扇 求 挥 翰 ,扇 上 昔 有 张 生 所 画 南 归 之 彩 船 。风 林 飒 沓 坠 霜 露 ,烟 涛 微 茫 起 汀 鹭 。去 者 不 去 送 者 留 ,立 向 沙 头 如 有 诉 。我 心 把 玩 未 肯 休 ,恍 惚 欲 动 离 人 忧 。莫 忧 旧 离 乐 新 会 ,还 见 新 会 成 离 愁 。明 朝 我 献 《三 都 赋 》,朔 风 吹 雪 燕 山 路 。君 卧 梁 州 旧 酒 垆 ,关 山 月 苦 看 霜 兔 。新 离 旧 别 俱 莫 歌 ,徒 为 劳 心 奈 若 何 。五 云 散 彩 凉 芃 入 ,且 醉 堂 中 金 叵 罗 。
- 鉴赏
这首诗以“血溅甘凉十二州”开篇,描绘了一幅战争的惨烈画面,甘凉之地因战事而满目疮痍,鲜血洒满了这片土地,十二州的生灵涂炭。接着,“上皇西顾不胜忧”,表达了对君王的担忧,上皇(古代对帝王的尊称)望着西方,心中充满了忧虑,可能是因为战事未平,人民饱受苦难。
“肯将飞骑追骄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颂,愿意策马疾驰,追击那些骄横的敌人,展现了古代战场上的壮烈与勇敢。然而,紧接着的“争似中原鸟雀愁”,则以反问的形式,将视角转向了中原大地,暗示了中原地区同样遭受了战争的摧残,鸟儿也因战争的恐惧而愁苦不已。这种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深远影响,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牺牲,更是对整个社会秩序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它对人们心灵和自然环境的双重伤害,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仙诗二首·其一
天风吹云车,直上九万里。
当头阊阖开,来往古仙子。
麻姑骖鸾行,白发垂两耳。
知阅几沧桑,朱颜非昔比。
仙家日月长,衰老亦如此。
却笑下界人,采药求不死。
天路逢安期,邀余浮绿蚁。
大醉踏月归,托宿瑶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