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张 丞 相 春 朝 对 雪 唐 /孟 浩 然 迎 气 当 春 至 ,承 恩 喜 雪 来 。润 从 河 汉 下 ,花 逼 艳 阳 开 。不 睹 丰 年 瑞 ,焉 知 燮 理 才 。撒 盐 如 可 拟 ,愿 糁 和 羹 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春至(chūn zhì)的意思:春天到来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羹梅(gēng méi)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相互配合,互相衬托,使彼此更加出色。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撒盐(sā yán)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破坏或加以损害。
喜雪(xǐ xuě)的意思:形容人们对雪的到来感到高兴和喜悦。
燮理(xiè lǐ)的意思:燮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合理、妥善地处理事物,使之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迎气(yíng qì)的意思:迎接好的气息,表示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态度。
丰年瑞(fēng nián ruì)的意思:形容年景丰收,充满吉祥的意象。
- 注释
- 迎气:迎接节气。
当春至:正值春天来临。
承恩:承受恩惠。
喜雪来:欢喜雪花的到来。
润:滋润。
河汉:银河。
下:落下。
花逼艳阳开:花朵在阳光下盛开。
丰年瑞:丰年的吉祥象征。
燮理才:治理国家的才能。
撒盐:比喻雪花。
拟:比拟。
愿糁:希望像……一样。
和羹梅:调和梅子的羹汤。
- 翻译
- 迎接春天的到来,因蒙恩惠雪花飘落
恩泽如同银河之水滋润大地,花朵在阳光下竞相绽放
没有亲眼见到丰年的吉祥景象,怎能知晓治理国家的才能
如果把雪花比作调料,我愿它是调和梅香的美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雪景图。开篇“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对意外降临的雪花的喜悦。在古代文化中,雪常被赋予吉祥之义,这里的“承恩”二字暗示了这种寓意。
接着,“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雪水融融、春色初绽的情景。这里的“河汉”指的是天上的银河,而“花逼艳阳开”则是说春日之阳光透过花朵,显得格外明媚。
第三句“我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诗人自谦没有看到丰收的瑞象,却不知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此处“燮理”指的是烹饪,意指诗人的才华犹如烹饪美食一般。
最后,“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诗人以撒盐比喻自己的文学创作,如同厨师调味一般希望能与张丞相的文学才能相媲。这里的“愿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而“和羹梅”则是在赞美对方文采如春日梅花般清新脱俗。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还通过对雪的描写和烹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文学才华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琴曲歌辞.山人劝酒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胡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兔鹿志,耻随龙虎争。
歘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南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金陵白杨十字巷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