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敛散(liǎn sàn)的意思:指收敛和散开,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变化不定。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然而(rán ér)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引出与前面情况相对立的事实或观点。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我见(wǒ jiàn)的意思:指个人主观的看法或观点。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小隐(xiǎo yǐn)的意思:隐藏、掩藏自己的行迹或真实意图。
屹然(yì rán)的意思:屹然表示坚定稳固,高耸不倒的意思。
一似(yī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似或极为相像。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云为(yún wéi)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其发展趋势。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山之间的互动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句“龙山慧山两山云”,开篇即点明了诗中所涉及的自然景观——两座山峰间的云雾。接着,“出能为雨入为晴”描述了云雾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既可带来雨水,也能预示晴朗,体现了自然界中云雾的多变与神秘。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进一步阐述了云雾与山峦之间微妙的联系与规律,暗示了自然界的运行法则如同神迹一般,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魅力。
接下来,“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将诗人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云雾的动态与山峦的静态之美,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的画面感。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则进一步描绘了云雾与山峦在不同状态下的美感,前者如水润万物,后者如大地的稳固支撑,两者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表达了诗人对云山之间和谐共处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情感,似乎在说云山之间并无所谓的“我”与“余”,只有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则是诗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认为自己对于云山的理解与体验虽多,但与云山本身的自在与无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谦逊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云山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怀知诗·其十四韩尚书贯道
司徒岩岩,四海具瞻。孰不敛衽,植偃砻顽。
蒙逖以卑,霄丽泥蟠。讯之招之,令之曰前。
旭日垂熙,温诲孔殷。昔我先公,政于晋阳。
知公于童,拔立序庠。范之德行,训之典章。
古道世用,启迪游扬。声诗书画,亦靡不详。
曰尔国器,必成用光。公曰于乎,前德不忘。
乃共之食,乃赐之帛。严威俨恪,靖庄允塞。
拜赐必諴,餐德必实。一望弗再,有衔以讫。
予既登五台日已暮矣遂憩山足之古寺野趣撩人灯前不寐遂成七言古诗一首
我昔驰书闻九天,许我澡浴停温泉。
斜阳缇骑转山径,聊从金地投金仙。
我居宫掖惟怡素,忠慎敢矜千乘富。
孳孳好善慕前王,曾读前书谙世故。
斗鸡走马非吾事,涉水登山谐夙志。
欲试平生仁智心,只恐金仙未为是。
坐久山僧争献颂,钟磬齐鸣灯火共。
雕盘进食拥袈裟,却讶天厨真有供。
夜深导我石室眠,梅花纸帐何萧然。
一尘不扰起灵悟,恍对文殊与普贤。
喜凭法水?尘垢,打破虚空月穿牗。
倚屏无睡待天明,忽听一声狮子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