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以芗而焚,膏以明而竭,同彼龚生,天年竟夭;
《挽王修植联》全文
- 鉴赏
这首挽联以悲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通过“兰以芗而焚,膏以明而竭”这一比喻,将逝者比作兰花和油脂,暗示其生命如同香气与光明般短暂而辉煌,最终归于消逝。接着,“同彼龚生,天年竟夭”一句,直接引用了龚自珍早逝的故事,表达了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有拔使起之,孰挤使止之”则进一步探讨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控性,仿佛在询问是何力量促使生命起落,暗示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最后,“嗟吾子敬,人琴俱亡”一句,借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离世后,留下的是无尽的哀思与孤独,仿佛人与琴一同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寓意着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此挽联以深沉的情感,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与自然界的象征,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触及了生命、命运与情感的深刻主题,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作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