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谓(bù wèi)的意思:不说,不表达。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耽书(dān shū)的意思:指因过度沉迷于读书而忽视其他事务,耽误了工作、学习或生活。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两亲(liǎng qīn)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也可指双方父母。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 翻译
- 身处他乡何必忧虑疾病,春天余下时光也不觉得寒冷。
一同到来无法改变现状,哪里还能有宽慰的心情。
即使厌恶药物也必须勉强服下,更喜欢读书却也没时间细看。
询问父母的近况,我怎敢说他们不平安。
- 注释
- 客里:他乡。
病:疾病。
春馀:春天剩余的时光。
寒:寒冷。
并来:一同到来。
奈:无奈。
那得:哪里能有。
怀宽:宽慰的心情。
憎药:厌恶药物。
强:勉强。
耽书:沉迷于读书。
暇看:有空闲时间阅读。
两亲:父母。
问消息:询问近况。
敢道:怎敢说。
不平安:不安全,不健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归卧感而赋焉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作者生病时的烦恼和无奈,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客里何烦病,春馀不谓寒" 表明作者身在异乡,身体状况不佳,却并不觉得春天的气候冷涩,这里的“春馀”指的是春末转入夏初之时,天气回暖,但诗人却因病而感受不到季节的温暖。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病中苦楚。
"并来无计奈,那得有怀宽" 诗人面对连绵不断的烦恼和疾病,感到无从解脱,无计可施,只能承受着这种不适与忧虑,而难以保持心态的宽松。
"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药物的厌恶,但又不得不勉强服用。同时,即便是喜爱阅读(“耽书”)也变得懒散无心,这里反映出病中生活的乏味和精神上的消沉。
"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 诗人想到远方的双亲会关心自己的情况,却又不忍心将自己生病的事情告诉他们,因此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孝顺与隐瞒之间的心理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疾病、生活无奈和家国情怀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苦痛和矛盾,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苏小小像,为如冠久观察题
笑颊红欹,娟眉黛远,天然画里真真。
艳迹依稀,难忘油碧车尘。
东风蝴蝶怜芳草,尚思量、往日罗裙。
断桥边,楚楚垂杨,可是前身。
旧游每忆西泠路,访埋香小冢,一奠清尊。
我辈情多,悠悠隔世伤神。
落花满地沧桑泪,料蘼芜、也化愁根。
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