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鹅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
首句“善鸣聊自适”,描绘了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鸣叫的情景,鹅以其自然的叫声表达着内心的满足与自在,不需他人的理解和欣赏。“聊”字透露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鹅似乎在说:“我这样生活,已经足够了,无需外界的认同。”
次句“不愿遇知音”,进一步深化了鹅的形象,它并不渴望遇到能够理解自己叫声的知音,这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求人知的境界。鹅似乎在告诉世人,它更愿意保持自己的本真,享受那份纯粹的快乐,而不愿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或期待而改变自己。
后两句“深恐山阴妪,误猜君子心”,则通过一个假设的情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思考。这里,“山阴妪”象征着社会上那些可能误解或评价的人,而“君子心”则是指高尚的品德和真正的自我。诗人担心,如果鹅(或者说他自己)的行为或表现被误解,可能会导致他人错误地猜测其内在的品质和意图。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于保持个人独立性和真实性的重视,以及对于外界误解的敏感和警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鹅这一形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对独立人格的尊重以及对社会评价的审慎态度。鹅的“善鸣”与“不愿遇知音”的行为,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隐喻,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处世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墨二首
奚李风流远,名家得自贤。
粗能明款识,不暇别中边。
岁计一丸足,痴人连屋悬。
此生能几屐,兹士信超然。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送刘克昌文显二首
驿使相看合寄梅,日边消息几时回。
平生所积故已厚,九万不须风更培。
重阳前一日同成交二儿游新庵
细雨不湿路,薄云空碍山。
穷居嫌局趣,乘兴偶跻攀。
并水枫初落,悬崖菊未斑。
清游了无累,短句不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