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禹文还朝》
《送沈禹文还朝》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故乡乱后惜离群倚棹江边一送君

咫尺龙颜自爱迢遥雁信数相闻。

薇花漫对滇南日,琼树长怀冀北云。

海内兵戈草檄,定知开府待参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草檄(cǎo xí)的意思:指出征或呼召士兵的公文。

长怀(cháng huái)的意思:长久保持怀抱、心中怀念。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冀北(jì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特指河北省的北部地区。

开府(kāi fǔ)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担任地方行政职务。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龙颜(lóng y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内兵(nèi bīng)的意思:指国家内部的军队,也可指国家内部的力量。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数相(shù xiāng)的意思:指计算相貌,通过计算面部特征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吉凶、福祸等。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信数(xìn shù)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诚实可信,数理清晰明确。

颜行(yán xíng)的意思:指面色发红,形容非常害羞或尴尬的样子。

雁信(yàn xìn)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比喻传递信息或者传递感情。

倚棹(yǐ zhào)的意思:倚靠着船桨,形容船上的人靠着船桨休息或者依靠着船桨来支撑身体。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鉴赏

这首《送沈禹文还朝》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沈禹文归朝的不舍与祝福之情。

首句“故乡乱后惜离群”,点明了背景,战乱之后,诗人与友人分别,心中满是不舍。接着“倚棹江边一送君”描绘了送别场景,诗人站在江边,目送友人离去,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哀愁。

“咫尺龙颜行自爱,迢遥雁信数相闻。”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对友人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的无奈,另一方面又期待着远方友人的音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牵挂。

“薇花漫对滇南日,琼树长怀冀北云。”这里以自然景物象征,薇花与琼树分别代表了两地的风光,诗人虽身在滇南,心却常怀冀北,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向往。

最后,“海内兵戈须草檄,定知开府待参君。”诗人预见到国家仍需和平,呼唤友人归来参与治理,既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情、国家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宿东林寺

冉冉秋霜鬓脚斜,驻颜何处觅丹砂。

去来世界生生话,开落空门岁岁花。

卓锡泉清通地脉,芙蓉峰秀削天葩。

山僧莫讶尘容别,白帽青筇迹未赊。

(0)

次翠庭折柬招饮韵

泥雨愁方困,缄书喜见招。

亭台荒积藓,松桂发新条。

有酒须倾倒,无诗恐寂寥。

慇勤催早赴,语仆戒晨朝。

(0)

送徐用励侍御赴京

深春辞故国,积雨滞行装。

草色渡头满,江流天际长。

花明迎绣斧,鸟过避封囊。

樽酒情无尽,云山故故苍。

(0)

孤鸾.赏牡丹

天然佳丽。有倾国姿容,绝伦娇媚。

万紫千红,尽在下风回避。

君家去年赏胜,翠帷低、粉匀朱腻。

蝶使蜂媒似织,总为馀香至。喜今年、重见旧风味。

想尚怯春寒,开也还闭。无限秾华,最是露珠凝缀。

只疑太真浴罢,把霓裳羽衣新试。

软玉香肌红透,倚东风酣睡。

(0)

宫词·其三

昼永閒来水殿游,芙蓉愁寂似含羞。

花枝自与春风别,临到开时又一秋。

(0)

和题梅花

西湖湖头月满天,骑驴夜踏孤山颠。

翠禽啼断不成梦,令人苦忆罗浮山。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