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成墐户,恶湿问生鱼。
始惬春衫薄,俄惊团扇疏。
天怜憔悴骨,莫遣峭风梳。
这首《春寒》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寒意未尽的景象。
首联“冉冉云生岭,翻翻雨决渠”,以动态的云和雨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云雾缭绕、雨水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畏寒成墐户,恶湿问生鱼”,进一步描绘了人们面对春寒时的反应。人们为了抵御寒冷,紧闭门户,而对潮湿的环境感到不适,甚至关心起如何让水中的鱼儿生存下去,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与适应。
颈联“始惬春衫薄,俄惊团扇疏”,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转折,从衣物的变化到扇子的使用,暗示了气温的逐渐回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
尾联“天怜憔悴骨,莫遣峭风梳”,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情感,表达了上天对历经寒冬的人们的关怀,希望不要再让刺骨的寒风肆虐,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温暖春天的期待与向往,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