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贫居作·其七》
《贫居作·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久已农圃,能将五谷分。

雕胡谢家饭,大布孟卿裙。

冷光难见,松高响易闻。

萧然人事外,不义浮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义(bú yì)的意思: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物或利益。

大布(dà bù)的意思:指大规模的布置、安排或组织。

雕胡(diāo hú)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虚伪矫饰。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高响(gāo xiǎng)的意思:声音高亢,响亮激昂。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冷光(lě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无情的光芒。

农圃(nóng pǔ)的意思:农田;农庄。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事外(shì wài)的意思:指不与某件事情有关,与之无关。

五谷(wǔ gǔ)的意思:五种主要的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和豆类。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谢家(xiè jiā)的意思:指谢绝招待或辞别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农圃的贫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以“久已安农圃”开篇,表明自己已经习惯了田园生活,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接着,“能将五谷分”一句,既体现了他对农事的熟悉和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生活的简朴。

“雕胡谢家饭,大布孟卿裙”两句,通过具体的饮食和服饰描写,进一步展现贫士的朴素生活。雕胡,即菰米,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谢家饭,可能是指谢灵运这样的文人雅士所吃的饭食,这里用来形容简单而有文化气息的饮食;大布,粗布,孟卿裙,可能是指孟尝君的裙子,这里同样借以表现衣物的质朴。

“月冷光难见,松高响易闻”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物的心境。月冷、松高,不仅描绘出夜晚的寂静与清冷,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高洁。月光难以看见,或许是因为月色微弱,也可能是诗人的心境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难以分辨;松树高耸,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容易被听见,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超脱尘世、倾听内心世界的象征。

最后,“萧然人事外,不义一浮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漠态度以及对道德原则的坚守。萧然,形容清静、冷落;人事外,指与世事无关;不义,不正当、不合道义之事;一浮云,比喻短暂、虚幻的事物。这两句诗意味着诗人远离尘嚣,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追求,对于世间不正当之事不屑一顾,表现出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风入松.春日记事

阶前草色碧于油。粉蝶梦魂留。

闲来偶而裁诗句,对残花、惹起新愁。

正是海棠开足,斜阳一抹红楼。风筝犹挂树梢头。

綵线不曾收。鹦哥对我喃喃说,便教人、早上帘钩。

莫被好风吹散,炉香几缕清幽。

(0)

喝火令.春日,携建章大儿上粤秀山,望朝汉台

绝顶初登也,雄风亦状哉。三城霸气望中开。

想见当时奉时、贾生来。何处任嚣墓,空馀朝汉台。

蛮夷大长果奇才。四十九年犹记、抱孙回。

今日红棉青草,只有鹧鸪哀。

(0)

虞美人.望月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三更好把画帘开。

只听笛声遥共雁声来。广寒宫远人何在。

欲问情无奈。青天碧海一年秋。

不识镜中添得几多愁。

(0)

隐士

富贵多忧辱,何如独乐天?

花阴看睡蝶,竹径听流泉。汉魏知何代?

巢由尚有缘。岁寒梅蕊发,有鹤到林前。

(0)

春日寄怀阿嫂二首·其二

谁家玉笛换新腔,小阁怀人意未降。

览景卷帘添别恨,无言镇日盼归艭。

霜凝枫叶红千树,香逗梅花白一窗。

为问绿轩轩畔月,几时相照影双双?

(0)

月夜二首·其二

蛙鸣虫响漏迟迟,花满雕栏月满池。

今夜莫辜风景好,与兄分韵各吟诗。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