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全文
- 注释
- 秋空:秋天的天空。
雁度:大雁飞过。
青天远:天空高远。
疏树:稀疏的树木。
蝉嘶:蝉鸣。
白露寒:寒露。
阶下:台阶下。
败兰:枯萎的兰花。
犹有气:仍有生机。
手中:在手中。
团扇:圆形的扇子。
渐无端:渐渐不需要了。
- 翻译
- 秋天的天空高远,大雁飞过显得渺小,稀疏的树木上蝉在寒露中哀鸣。
台阶下的残兰仍有气息,手中的团扇渐渐用不上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悲秋情怀。
"秋空雁度青天远" 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远行的大雁在高远的蓝天中掠过,它们的身影与苍茫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孤独与寂寞之感。
"疏树蝉嘶白露寒" 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疏疏的树木间蝉鸣声此起彼伏,而清晨的露水在寒风中凝结,增加了一份凉意,渲染出一个秋意浓重、生命力逐渐凋敝的情境。
"阶下败兰犹有气" 这里描述了花开不济,却仍旧散发出淡淡香气的败兰。败兰往往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无常,诗人通过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感慨。
最后一句 "手中团扇渐无端" 则是说在秋天的凉意中,手中的团扇(一种折叠式的扇子)逐渐失去了使用的意义。这里不仅反映了季节更迭,也象征着时光流逝,许多事物都随之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孤独与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沈史君怀冈梅花
玉人迥立山谷里,不有使君谁与怜。
毋庸高牙煞风景,为著佳句增孤妍。
寒溪照影谩千树,横笛吹残又一年。
传闻年后更多在,便思跃马趋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