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霜二首·其二》
《咏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觉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窗扉(chuāng fēi)的意思:指窗户和门。

觉非(jué fēi)的意思:觉得不对劲,感觉不真实或不可信。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注释
清霜:寒冷的霜冻。
欺客病:侵袭病弱的旅人。
乘夜:在夜晚。
窗扉:窗户。
坐睡:坐着打盹。
依炉暖:靠着炉火取暖。
细声:微小的声音。
闻叶飞:听到落叶的声音。
蕉絺:蕉叶和絺布(古代轻薄的衣物)。
空满箧:箱子空空的。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用来捣衣的工具)。
催衣:催促缝制新衣。
庭前草:庭院前的草。
松筠:松树和竹子。
未觉非:并未感到不妥。
翻译
清冷的霜冻侵袭着病弱的旅人,夜晚时分逼近窗户。
坐着靠着炉火取暖,只能听到窗外落叶细微的声音。
蕉叶和絺布的衣物箱中空空如也,捣衣的砧杵声催促着缝制新衣。
起身看向庭院,只见青草与松竹,感觉这景色并无异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咏霜二首(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霜降的情景,展现了个人的孤寂与对季节更替的感触。

首句“清霜欺客病”,以“清霜”象征冷酷的环境和诗人的身体不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霜降之夜的病弱之态。接着,“乘夜逼窗扉”进一步描绘霜气侵入室内,逼近窗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寒冷的氛围。

“坐睡依炉暖”写诗人倚炉取暖,试图抵抗寒意,但只能暂时获得一丝慰藉。“细声闻叶飞”则通过听觉,捕捉到秋叶在霜冻中飘落的声音,增添了凄凉的意象。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两句,诗人提到箱子里闲置的蕉絺(一种轻薄的夏衣)无处可用,而砧声响起,暗示着人们开始准备冬衣,这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最后,“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表达诗人起身看庭院,发现即使是松竹这样的常青植物,在霜寒中也显得寻常,暗寓人生如斯,即使在困顿中,也要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霜降的景象,寓言人生的冷暖变化,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具有深沉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赠赵签

赵侯富贵种,自有岩壑姿。

同姓古所敦,早晚踏天墀。

(0)

次东坡先生韵·其二

人鱼不相及,挂颊以香饵。

因循十年错,归计觉今是。

(0)

偶得新茶献提刑丈既寿北堂太夫人亦可助齐眉之饷也

龙焙新春出尚方,细官佳句总堪尝。

遥知举案齐眉处,再拜萱堂寿未央。

(0)

再用韵·其二

雪花如席风色恶,拥被围炉门不开。

我亦穷阎车马绝,一杯相属望君来。

(0)

和如庵·其三

朝供炉香夜供灯,闲来落得困瞢腾。

如庵许我参堂去,长作昭亭粥饭僧。

(0)

题定山寺·其二

千山苍茫月东出,万木摆摇风怒号。

幽人隐几抚群动,清灯明灭炉烟高。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