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偶 苦 耳 聋 宋 /吴 芾 衰 年 已 是 病 双 瞳 ,那 更 新 添 两 耳 聋 。山 外 钟 声 元 不 到 ,窗 前 难 唱 亦 难 通 。便 遭 谤 骂 安 能 累 ,给 有 笙 歌 也 是 空 。每 恨 肚 皮 从 旧 窄 ,而 今 却 做 得 家 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谤骂(bàng mà)的意思:指以言语或文字诋毁、侮辱他人。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肚皮(dù pí)的意思:指肚子的皮肤,比喻人的心胸、胃口或情绪。
耳聋(ěr lóng)的意思:形容人听力变得非常差,或者指人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更新(gē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可指更新换代。
鸡唱(jī chà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的声音,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即将开始。
家翁(jiā w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男性长辈,也可泛指家中的长辈。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双瞳(shuāng tóng)的意思:双瞳指的是双眼的瞳孔,用来形容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遭谤(zāo bàng)的意思:遭受诽谤、中伤。
- 注释
- 衰年:垂暮之年。
病双瞳:视力衰退。
那更:又。
添两耳聋:双耳失聪。
山外:山那边。
钟声:钟鸣。
元不到:本就难以听见。
窗前:窗边。
鸡唱:鸡鸣。
谤骂:诽谤诋毁。
安能:怎能。
累:扰乱。
笙歌:音乐歌舞。
也是空:只是徒劳。
每恨:时常遗憾。
肚皮:肚子。
从旧:从前。
窄:狭小。
家翁:家中的长辈。
- 翻译
- 垂暮之年已觉视力衰退,又添上双耳失聪的苦楚。
山那边的钟声本就难以听见,窗前的鸡鸣也变得模糊不清。
即使遭受诽谤诋毁,又怎能扰乱我心,纵然有音乐歌舞也只是徒劳。
时常遗憾肚子从前狭小,如今却成了家中的长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衰老身心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衰年已是病双瞳"一句,写出了眼力衰退,视物不清;"那更新添两耳聋"则表明听力也随之下降,耳聋加剧,显示了岁月对身体的侵蚀。
"山外钟声元不到,窗前鸡唱亦难通"两句,通过耳朵已经无法听到远处的钟声和近在咫尺的鸡鸣,强化了主角色的孤立无援感。这种听觉上的隔绝,也隐喻着与世隔绝的心境。
"便遭谤骂安能累"一句,提及了即使是古代贤人也难免被诽谤的情况,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慨。"纵有笙歌也是空"则表达了尽管内心充满文学艺术的追求,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得到认可或回响。
最后两句"每恨肚皮从旧窄,而今却做得家翁",诗人用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身材变化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状态的调侃。"肚皮"形象化地展现了中年发福的生理变化,而"家翁"则是对自己的戏谑称呼,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孤独和艺术追求未被理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丰富而又充满困顿的老者的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