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角鹰:一种凶猛的鹰类,常用来比喻勇猛或有狩猎意味的角色。
秋草稀:秋季,草地上的草变得稀疏,暗示季节更迭。
铁骢:黑色的健壮马匹,骢通常指青白色的马,这里用铁形容其健壮和颜色深沉。
抛鞚:抛开马缰,表示任由马自由奔跑。
少年:年轻的猎手。
猎得:捕获,这里指打猎成功。
平原兔:在平原上猎取的兔子,比喻轻松获得的猎物。
马后横捎:将猎物横放在马背后面,捎有携带之意,显示出狩猎成功的得意姿态。
意气归:满怀得意与豪情返回,意气指情绪、态度,这里指充满自信和满足的心情。
- 翻译
- 雄鹰初落在秋草渐稀的原野,铁骢马挣脱缰绳疾驰如飞。
少年在平原上猎得兔子后,意气风发地骑马归来,兔子横放在马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狩猎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动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王昌龄对自然美景与狩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角鹰初下秋草稀"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角鹰"指的是戴着角形笼头的猎鹰,它们在秋天的草丛中低飞搜索猎物。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氛,因为"初下"意味着狩猎刚刚开始,猎人和鹰隼都处于一种期待和准备中的状态,而秋草稀疏,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接下来的"铁骢抛鞚去如飞"则是对速度与力量的描写,通过猎马的动态,展示了一种英勇和迅猛。"铁骢"指的是强健有力的猎马,而"抛鞚"则是猎人在追逐猎物时,将缰绳一甩,让马自由奔跑的场景。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力量感的狩猎画面。
"少年猎得平原兔"一句,具体化了狩猎的成果。"少年"可能是指年轻的猎人,而"猎得"则说明了他们技艺高超,能够捕捉到猎物。在这里,"平原兔"不仅代表着猎获,还有可能象征着纯洁和迅捷。
最后的"马后横捎意气归"一句,则是对狩猎结束后的情景描写。"马后"指的是猎人在马背上的位置,"横捎"则形容了猎物被安置在马背上的姿态。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满足和喜悦,因为狩猎成功,而"意气归"则表明了猎人的心情得到了满足和放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在自然中的活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蝶恋花.题沈乙庵丈仿云林碧梧清溪小帧。丈作画时方摄安徽提刑
云和秋林桐叶大。琴筑徐鸣,碧绕溪堂左。
那得茅庵留乞我。织帘倦后摊书坐。
风竹疏疏霜柳亸。一角微茫,天半寒烟锁。
杯底晴岚青婀娜。不缘遽唱家山破。
金缕曲
谁谓无神助。谢封姨、回帆送到,行舟留住。
纵目南楼年最少,便已头颅如许。
又何况、当时琳瑀。
屈指晨星犹有几,只尊前、磊落人三五。
今昔恨,那堪诉。征袍今昔殊缁素。
定难分、江头涕泪,洛中尘土。
茗盏诗囊相料理,怕道须溪春去。
更青兕、几番风雨。
莫话年来经历事,枉茹冰、饮雪论辛苦。
将进酒,为君舞。
洞仙歌.蟹
烟波好处,尽横行无忌。怪雨腥风趁秋起。
闪渔镫几点,辛苦爬沙,莫误认、凉夜调琴如此。
稻梁凭作践,孕白含黄,偶尔朝魁亦游戏。
带甲惯惊人,野店吞声,谁传信、无肠公子。
且料理、新霜菊花天,要换取尖团,正其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