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潮》
《看潮》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怒雷声撼海门秋,知是几家人上楼。

眼眼尽随波浪转,全潮端的属谁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人上(rén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或品德方面高出一等的人。

随波(suí bō)的意思:随着水波的流动而移动,比喻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鉴赏

这首诗《看潮》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和深邃哲思。

首句“怒雷声撼海门秋”,以“怒雷”与“海门秋”相映成趣,生动地展现了潮水来临前的壮丽景象,仿佛雷声在海门处回荡,预示着一场气势磅礴的潮水即将涌现。这里的“海门”既指自然界的海口,也象征着人生的入口或转折点,通过“秋”字,增添了一丝季节的更迭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次句“知是几家人上楼”,则将观潮的人们引入画面,他们或许正站在高楼上,眺望着即将到来的潮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观潮者的姿态,还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显得渺小而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之心。

后两句“眼眼尽随波浪转,全潮端的属谁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眼眼尽随波浪转”形象地描绘了潮水涌动时,人们目光随着波浪起伏转动的情景,体现了观潮者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感受和沉浸其中的状态。后一句“全潮端的属谁收”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面对浩瀚的潮水,究竟何者能掌控其走向?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探讨,也是对人类自身能力与命运的反思,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在描绘潮水壮观景象的同时,也触及了人类与自然、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杜鸿渐

将相浮云了幻躯,髡缁何事效浮图。

灵州劝进无君父,投佛还能脱罪无。

(0)

道中口占呈能之

阙然不见怀千虑,特地相过无一言。

平日交情如水淡,暂时客里似春温。

酒随深浅有馀味,事向细微无不论。

漫道与君心莫逆,谁知朴直个中存。

(0)

和吕巽伯韵

何事贪乘逆水船,此心长向白云边。

琴书篷底一樽酒,花柳江头三月天。

逸兴只将诗句遣,清襟那就俗尘牵。

簿书不到斑衣底,进学输君属壮年。

(0)

删后坡繁枝出四山剡溪陈正仲作诗有白云移向青林外让与幽人不敢争之句因次其韵

为嫌远目碍双明,只许苍松一干横。

尽对群峦坐高爽,月来分席不渠争。

(0)

白云亭

飞泉山脚水盈盈,溪会亭前就榜名。

驻目合流寻异派,爽心临眺胜登瀛。

游人暗认仙原景,清耳微传玉佩声。

依约白莲当日事,社中贤令有渊明。

(0)

句·其十三

胸中著云梦,皮里有阳秋。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