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刘(ān liú)的意思:安全度过危险的时刻,平安无事。
臣邻(chén lín)的意思:指臣子与邻居之间的关系亲密和睦。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带砺(dài lì)的意思:带领和磨砺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国臣(guó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国家的臣子,忠诚为国家效力的官员或民众。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黄道(huáng dào)的意思:指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道,也比喻事物的常规或固定的轨迹。
尽下(jìn xià)的意思:尽力完成某事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四皓(sì hào)的意思:指四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相王(xiāng wáng)的意思:指能够预测未来、洞察事物的人或机构。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紫垣(zǐ yuán)的意思:指宫殿墙壁的颜色为紫色,用以比喻高贵、尊贵的地方或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献给中书右丞相脱脱的一首颂扬之作。诗中通过描绘丞相履舄(古代官员的鞋履)的庄重与从容,暗示了脱脱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地位。首句“履舄从容自九重”,形象地展示了丞相从深宫中步出,举止得体,显示出其尊贵而不失谦逊。
接着,诗人将脱脱的忠诚和孝顺与历史上的贤臣相提并论,强调他的高尚品德。“相王忠孝更谁同?”表达了对脱脱品德的赞美,认为无人能及。诗人进一步指出,脱脱的誓言如千年带砺,坚定不移,周边国家对他都表示敬意。
“星贯紫垣朝佩剑,月临黄道夜传弓”运用星辰和月亮相征,象征着丞相的权柄和军事才能,他在朝堂之上佩剑决策,夜晚则运筹帷幄,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
最后,诗人以汉朝保刘氏江山的历史典故作比,认为即使在安邦定国的策略上,脱脱的贡献也足以超过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四皓,高度评价了他的智谋和功绩。
整首诗以赞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忠孝双全、才德兼备的丞相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脱脱深深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认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