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杨 侍 郎 新 亭 唐 /刘 商 毗 陵 过 柱 史 ,简 易 在 茅 茨 。芳 草 如 花 种 ,修 篁 带 笋 移 。径 幽 人 未 赏 ,檐 静 燕 初 窥 。野 客 怜 霜 壁 ,青 松 画 一 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画一(huà yī)的意思:指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描述事物。
简易(jiǎn yì)的意思:简单易行、容易理解或操作的事物或方法。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毗陵(pí líng)的意思:指非常接近或相当,毗邻。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修篁(xiū huáng)的意思:修剪竹子。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 翻译
- 我路过毗陵,拜访了一位柱史,他的居所简朴而宁静。
他院子里的花草如同盛开的花朵,修长的竹子还带着新竹的嫩芽被移植而来。
小径幽深,还未被人充分欣赏,屋檐下的宁静引来了燕子的初次探视。
野外的客人对那布满白霜的墙壁心生怜爱,因为墙上绘有一枝青松,显得生动而有生气。
- 注释
- 毗陵:地名,古称。
柱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和保管文书档案。
茅茨:用茅草盖的小屋,象征简朴生活。
芳草:指长势良好的草地。
修篁:高大的竹子。
笋移:新竹笋被移植。
径幽:小路幽深。
赏:欣赏,领略。
檐静:屋檐安静。
野客:野外的过客,指诗人自己。
霜壁:结霜的墙壁。
青松画一枝:墙上画有一枝青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风光和建筑景象。"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表明诗人来到了一个古老而简陋的亭子之中,毗陵指的是古代的名山,而这里可能是借用其意境,过柱史则暗示了历史的痕迹。"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写出了春天景象,花一般的芳草被细心地种植和移植,显示出主人对自然美景的精心培育。
接下来的"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则描绘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私密,一条小径寂寞无人,只有燕子开始探头窥视。最后两句"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过路的旅者,对这座被霜覆盖的古老建筑产生了怜悯之情,并以青松的一枝来纪念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亭子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恬静与淡泊的情怀,以及诗人对历史遗迹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曲岛寻花药,回潭折芰荷。
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伤情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
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
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
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
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