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曲庵之高州广文》
《送吴曲庵之高州广文》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吾家父子兰皋,叔侄才名誉髦

准儗千金来骏市,却怜一技赋燕曹。

珠宫明月文章色,铜柱摩天气象高。

莫谓凉山官更冷,阿房不负太常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房(ē páng)的意思:指追求权力、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家父(jiā fù)的意思:指父亲或家长。

兰皋(lán gāo)的意思:指山林中的美丽景色。也用来形容诗文或音乐的优美。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摩天(mó tiān)的意思:摩天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也可以比喻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山官(shān guā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的官员。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誉髦(yù máo)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大、受人尊敬的样子。

珠宫(zhū gōng)的意思:指华丽、豪华的宫殿或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送吴曲庵之高州广文》。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吴曲庵即将前往高州任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首联“吾家父子接兰皋,叔侄才名领誉髦”以家族荣誉为背景,赞扬了吴曲庵及其家族成员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暗示其才情出众,名声显赫。

颔联“准儗千金来骏市,却怜一技赋燕曹”运用比喻手法,将吴曲庵比作价值千金的骏马,虽才华横溢,却不得不离开京城,前往偏远的高州任职,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未得充分施展的惋惜之情。

颈联“珠宫明月文章色,铜柱摩天气象高”进一步赞美吴曲庵的文章才华如同明亮的月色,光彩照人;同时,铜柱摩天象征着他的志向高远,才华横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吴曲庵的个人魅力和精神追求。

尾联“莫谓凉山官更冷,阿房不负太常劳”则表达了对吴曲庵此行的鼓励与期待,认为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应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不辜负朝廷的栽培和自己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蕴含了对才华与品德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其五烟柳

垂丝百尺荫红桥,香蔼茏葱半未消。

眉黛拂残留淡粉,舞腰凝望隔轻绡。

章台雨过霏霏湿,隋苑霞明冉冉娇。

十里紫骝迷去影,临风谁折最长条。

(0)

吴子夜四时欢歌·其十

瓜果郎休笑,邻姑共巧筵。

今宵逢七夕,光景异常年。

(0)

册立冠婚分封四咏·其四

三星历历自分明,光烛薇垣灿玉京。

天上六龙乘日驭,皇家五凤缀云英。

器凝宝箓绵周鼎,坐拥雄藩定汉盟。

百二山河从此壮,好将怀德固维城。

(0)

别季龙生

来时风雨胥江暮,去日芙蓉两岸山。

明月向人开石镜,独临流水照离颜。

(0)

饮月溪苏太尉墓

太尉坟前日未斜,黄花数遍酒杯赊。

千年华表疑归鹤,百尺枯藤似挂蛇。

古寺毫光晴欲吐,轻阴云影递相遮。

登临转悟无生理,还向诃林问鹿车。

(0)

游飞泉洞寄洞主人朱少襄

中宿岧峣路转通,剪萝辟磴谁人功。

重来暗壑沉金锁,不尽飞泉饮涧虹。

日落猿啼愁暮雨,天清鹤影御微风。

枕流似洗巢由耳,净土能令俗虑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