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弼教(bì jiào)的意思:指追随贤明的教导,学习崇高的道德榜样。
比德(bǐ dé)的意思:比德指的是人们在品行、道德或行为方面互相比较,以展示自己的优势或劣势。
不挠(bù náo)的意思: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不屈服
奉公(fèng gōng)的意思:奉公指忠诚地为公众利益而工作,尽职尽责地履行公务。
甘棠(gān táng)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指美好的团聚或相聚。
皋陶(gāo yáo)的意思:指具有德才兼备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教刑(jiào xíng)的意思:指用刑罚来教育人民,使其遵守法律和纪律。
空草(kōng cǎo)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价值或用途的东西。
求情(qiú qíng)的意思:指请求或乞求帮助、宽恕或怜悯。
深念(shēn niàn)的意思:深入思考、沉思的心境。
淑问(shū wèn)的意思:善良而有修养的人的提问。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行咏(xíng yǒng)的意思:行为言辞恰当,能咏唱自如。
仰思(yǎng sī)的意思:仰望思考,指深思熟虑或反思。
有自(yǒu zì)的意思:有自指的是有自信心,自尊自爱,有自主权。表示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见,不轻易受他人左右。
圄空(yǔ kōng)的意思:形容监狱空荡荡,没有人犯。
在泮(zài pàn)的意思:在古代指官员到京城应考,现在泛指官员到任。
中参(zhōng cān)的意思:指在人群中起主导作用或发挥重要作用的人。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司理在“持平堂”的行为和品德的描绘,展现了其公正无私、恪尽职守的形象。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皋陶、泮宫、幕中参、弼教、刑明五、求情法以三、虞诩、于公、囹圄、草茂、庭柯绿、甘棠、召南等,这些都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官吏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
首先,“淑问皋陶晞在泮”,引用了皋陶作为古代著名的司法官员,暗示王司理在司法领域有着高尚的道德追求和深厚的法律知识。泮宫则是古代学府的象征,意味着王司理在教育和学习上也有着坚实的基础。
接着,“奉公不挠幕中参”表明王司理在处理政务时,始终秉持公正无私的原则,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仰思弼教刑明五,深念求情法以三”则进一步强调了王司理在司法实践中,不仅注重法律的严格执行,还考虑到了情理的平衡,力求达到法律与人情的和谐统一。
“虞诩为卿宜有自,于公比德盖无惭”通过引用虞诩和于公的故事,赞美王司理如同古代贤臣一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可。
最后,“圄空草茂庭柯绿,行咏甘棠踵召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图景,暗示在王司理的治理下,监狱空无一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这与古代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相呼应,表达了对王司理政绩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王司理作为一位公正无私、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以及他对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晴江衮衮东流
晴江衮衮东流,为谁流得新愁去。
新愁都在,长亭望际,扁舟行处。
歌罢翻香,梦回呵酒,别来无据。
恨荼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须信情钟易感,数良辰、佳期应误。
才高自叹,彩云空咏,凌波谩赋。
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慵举。
但丁宁双燕,明年还解,寄平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