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春》
《闰春》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幂幂苍苍微和傍早阳。

春寒已尽,待闰日犹长。

柳变虽因雨,花迟岂为霜。

自兹延圣历,谁不驻年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ùnchūn
táng / fānggān

cāngcāngwēibàngzǎoyáng
qiánchūnhánjìndàirùnyóucháng

liǔbiànsuīyīnhuāchíwèishuāng
yánshèngshuízhùniángu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幂幂(mì mì)的意思:形容力量或影响力强大,无法抵挡或抗衡。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闰日(rùn rì)的意思:指农历中闰年增加的一个额外的日期,也比喻不经常出现的事物或特殊的情况。

圣历(shèng lì)的意思:指具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历史时刻或时期。

微和(wēi hé)的意思:微小而和谐的状态或氛围。

驻年(zhù nián)的意思:停留在某个年龄段,不再继续成长或发展。

注释
幂幂复苍苍:形容植物茂盛密集且颜色深绿的样子。
微和:轻微的暖意。
傍早阳:靠近早晨的阳光。
前春:早春时节。
寒已尽:寒冷已经结束。
待闰日:等待闰年中额外的一天。
犹长:仍然感觉时间很长。
柳变:柳树开始发芽、变绿。
因雨:因为雨水的滋润。
花迟:花开得晚。
岂为霜:难道是因为霜冻的原因吗?这里表示否定,意思是花开晚不是因为霜冻。
自兹:从现在起。
延圣历:延长神圣的历法或时代,比喻美好的时代持续。
谁不:谁不愿意。
驻年光:留住青春的时光。
翻译
层层叠叠又青翠,微暖依偎在早晨的阳光旁。
初春的寒冷已经消散,等待闰日却感觉时光漫长。
柳树变化多因春雨滋润,花开延迟怎会是因为秋霜。
从此延续神圣的岁月,谁不愿青春时光永驻长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氛围。"幂幂复苍苍,微和傍早阳"一句,通过对春日温暖阳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画面。"前春寒已尽,待闰日犹长"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余 暖的期待和珍惜之情,因为在农历中“闰”指的是润年,即每隔几年增加的一个月份,用以调和阴阳历的不协调,这里的“闰日犹长”暗示着时间的宝贵和对春光的留恋。

"柳变虽因雨,花迟岂为霜"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春天中柳树和花朵的情况。柳树在春雨的滋润下迅速发生变化,而花儿却因为时不时的寒流而迟缓开放。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在春季的细微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和欣赏之情深。

最后一句"自兹延圣历,谁不驻年光"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每个人都希望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停留片刻,不愿看到时间的流逝。这里的“圣历”指的是良辰美景,而“驻年光”则是对美好岁月的留恋之情,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们对于青春和美好时光无法持久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和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游石桥三绝·其三

海上群鸥了不惊,山中草木漫知名。

祗应门外苍顽石,犹记幽人曳杖声。

(0)

雨中承厉吉老送芍药色微黄者尤奇戏成二小诗为谢·其二

胜韵幽香敢自珍,静中风味见天真。

乱红千点飘零尽,留得奇葩殿晚春。

(0)

枕上

晓日烘窗度隙尘,朝来光景属闲人。

有时被暖贪浓睡,客到门前且莫嗔。

(0)

赠林桂高二首·其一

子向柯山得所从,天寒滨海致诗筒。

卷中更赌忠斋笔,力障狂澜有二公。

(0)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四

百部披寻手不停,肠留藁本味精英。

林泉甘遂高良性,石斛何如五斗轻。

(0)

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其一

鍊得金刚一性坚,形如枯木尚凝然。

莫疑台岭慈灯息,薪尽何妨火自传。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