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烦忧(fán yōu)的意思:指烦恼、忧虑的心情。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缟衣(gǎo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服装,也指殡葬时所穿的礼服。比喻死亡。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相怜(xiāng lián)的意思:相互怜悯、同情对方的困境或不幸。
向明(xiàng míng)的意思: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意味着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意分(yì fēn)的意思:分别有所意义;有所含义。
招手(zhāo shǒu)的意思:用手示意或挥手向人示意。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述梦》。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神秘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探索。
首句“亭亭缟衣人”,以“亭亭”形容女子的姿态高雅端庄,“缟衣”则暗示其穿着白色衣物,营造出一种清冷、纯洁的氛围。接着“山头坐凉月”,将画面推向一个更为宁静的背景,山峰之上,一轮凉月悬挂,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清凉与孤寂之感。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这一句转折,仿佛是女子在月光下向诗人发出邀请,但距离虽近,却难以跨越,暗示了某种不可言喻的距离或障碍,或许是对情感的追寻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女子之间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明显的相互怜惜之意,却又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心神恍惚,难以确定彼此的真实关系。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最后两句,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困惑与烦恼,似乎找不到任何凭据来解释或解决这些情感上的纠葛,只能在黎明时分,将内心的烦忧释放出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界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徘徊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