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秋欲老,虚阁夜生凉。
有泪虫吟砌,无眠月到床。
今宵千种虑,都作镜前霜。
这首《秋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思绪与情感。首句“拔剑雄心在”,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豪情壮志,仿佛主人公内心深处仍怀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决心。然而,“惊看去日长”一句转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让这份雄心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无力。
接着,“碧梧秋欲老,虚阁夜生凉”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碧绿的梧桐树似乎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而“老”字则暗含了生命的衰败之感。夜幕降临,阁楼中传来阵阵凉意,不仅是指物理上的温度变化,更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有泪虫吟砌,无眠月到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虫鸣声声,仿佛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主人公难以入眠,月光洒满床榻,既照亮了四周,也映照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这一场景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最后,“今宵千种虑,都作镜前霜”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主人公今夜所思所想的各种忧虑比作镜前的霜,既凝重又脆弱,暗示着这些忧虑如同霜一般,虽在镜面上短暂显现,却终将消散,留下的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复杂而深刻的心境,引人深思。
牧羊知治民,解牛得养生。
一理傥造微,何事不可明。
我老抱病久,颇窥古人情。
唐尧授四时,帝道所以成。
周家七百年,王业本农耕。
造端无甚奇,至今称太平。
人生正如此,默默要无营。
心君但高拱,万物安能撄。
风驱雨压无浮埃,骖驔千骑东方来。
胜游公自辈王谢,净社我亦追宗雷。
岷山楼上一徙倚,如地始辟天初开。
廓然眼界三万里,山一蚁垤水一杯。
世间幻妄几变灭,正自不满吾曹咍。
丈夫本愿布衣老,达士讵畏苍颜催。
君看神君岁食羊四万,处处弃骨高成堆。
西山老翁饱松麨,造物赋予何辽哉。
天下有广居,非阿房建章。
宾饯日及月,阖辟阴与阳。
山川坦然平,何者为藩墙。
孔公暨瞿聃,同坐此道场。
哀哉世日隘,肝胆分界疆。
蹙缩战蜗角,崎岖走羊肠。
周先早得道,所證非复常。
小室古城隅,宛如野僧房。
能容人天众,杂沓来烧香。
三万二千人,各据狮子床。
实际正如此,切忌错商量。
须弥芥子话,今夕当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