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荆 山 寺 宋 /吴 芾 道 左 逢 幽 寺 ,巍 然 气 象 新 。泉 声 长 绕 舍 ,山 色 欲 侵 人 。疏 牖 时 穿 竹 ,虚 堂 不 染 尘 。老 僧 仍 好 事 ,不 厌 客 来 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染尘(rǎn chén)的意思: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变得不洁净。
色欲(sè yù)的意思:指对色情欲望的追求和执着。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疏牖(shū yǒu)的意思:指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也比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 翻译
- 在路边我遇见了一座幽静的寺庙,显得庄重而新颖。
泉水的声音长久地环绕着房屋,山色仿佛要侵入人的身心。
稀疏的窗户偶尔透进竹影,空旷的大堂没有丝毫尘埃。
年迈的僧人依然热衷于佛法,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
- 注释
- 道左:路边。
幽寺:幽静的寺庙。
巍然:庄重的样子。
气象新:新颖。
泉声:泉水的声音。
长绕舍:长久地环绕着房屋。
山色:山的颜色。
侵人:侵入人的身心。
疏牖:稀疏的窗户。
穿竹:透进竹影。
虚堂:空旷的大堂。
不染尘:没有尘埃。
老僧:年迈的僧人。
仍好事:依然热衷于佛法。
不厌客来频: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中寺庙图景。开篇“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写出了诗人偶遇深藏于山野之中的古寺,给人以崭新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和更新。
接着“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透露出水声环绕,山色的浓郁,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觉到山林间亲密而不失威严的美。这里的“侵人”表现了山色对人的包围感,使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第三句“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通过窗棂之间竹影的摇曳,以及寺庙内部清净无尘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脱俗的生活状态。竹和空旷的堂宇共同营造了一种禅意盎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则透露出寺庙中老僧热心接待客人的情形,即便是频繁到访也不感到厌倦。这里的“好事”不仅指老僧对佛法的喜爱,也包含了他对于与人交流、传递佛法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蹀躞/解蹀躞.从军过庐州作
红绿烟村惨淡,市井初经虏。
舍馆人家,凄凄但尘土。
依旧春色撩人,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黯无绪。
匹马三游西楚。行路漫怀古。
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
归处应及荼蘼,与插云鬓,此恨醉时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