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安懒出谁能遣,门设常关亦不妨。
《静处》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静处》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度过的时光。首句“坐对南山日自长”展现了诗人静坐山前,悠然欣赏时光流逝的场景,南山的静谧与日光的漫长形成对比,凸显出内心的平和。第二句“且将一静扫浮忙”表达了诗人有意排除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
“身安懒出谁能遣”写出了诗人身体安逸,对外界琐事无动于衷的状态,即使无人打扰,也乐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接着,“门设常关亦不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享受孤独的意愿,常闭的门扉象征着他的心境。
“秋水止潭心共静,寒梅隔屋鼻参香”通过秋水潭面的平静和寒梅飘香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更加深了静谧的氛围。
最后一句“未知乍暖初凉候,可有閒踪下草堂”,诗人期待着季节的变换,但更关心的是那份闲适的生活状态,是否能有时间漫步草堂,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流露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意诗·其二白雪
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
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濛。
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
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
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
萧萧兮疏竹,谡谡兮劲松。
喜清光兮照眼,快颢气兮蟠胸。
乃知声音之微妙兮,移造化之功。
顾兹曲之冷淡兮,琴每罢而座空。
独余情其爱悦,抱幽素兮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