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欲衣线沾,心将匣刀折。
潮平螺渚空,天远雁峰绝。
爱日(ài rì)的意思:指对某人极为钟爱、珍视的日子。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蟾兔(chán tù)的意思:指月亮和兔子,比喻不相上下的关系。
潮平(cháo píng)的意思:指潮水平静,形容局势平息或争端解决。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独夜(dú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守夜,没有伴侣或陪伴。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抚景(fǔ jǐng)的意思:悠然观赏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刻。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桂阙(guì quē)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经时(jīng shí)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历经岁月的考验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飘忽(p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行为不稳定,容易变化。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问寝(wèn qǐn)的意思:询问对方是否已经入睡
萱闱(xuān wéi)的意思:指古代贤臣辅佐君主的场所,也比喻忠诚辅佐的人。
倚闾(yǐ lǘ)的意思:指倚靠在门楣上观望。
越乡(yuè xiāng)的意思:离开故乡,到陌生的地方。
云云(yún yún)的意思:表示列举或者等等的意思。
这首诗以“望月楼为永伯杰赋”为题,由明代诗人林伯璟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望月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独夜上高楼,越乡见明月”,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独自登上高楼,望见了远方家乡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思乡的氛围。
接着,“鹤发映萱闱,蛾眉安桂阙”,通过“鹤发”和“蛾眉”的形象,分别象征老人和女子,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萱闱和桂阙则是古代对家庭的美称,此处暗含对家人的关怀与牵挂。
“抚景对苍茫,经时感飘忽”,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景色,感慨时光的流逝,情感深沉而复杂。
“泪欲衣线沾,心将匣刀折”,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痛苦,仿佛泪水要浸透衣物,心绪如同折断的刀刃,形象生动。
“潮平螺渚空,天远雁峰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潮水退去,螺形的小岛显得空旷;天空遥远,大雁飞过的山峰已消失在视线之外,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倚闾知暮频,问寝念晨缺”,“闾”指门,这里借指家门,诗人倚靠在家门前,频繁地思念着家人;“寝”指睡觉的地方,诗人又在想念着家中的日常起居,表达了对家的深切依恋。
“爱日日难留,瞻云云易灭”,诗人感叹美好时光难以留住,仰望云彩,却也容易消散,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但愿蟾兔光,长照桑榆末”,诗人寄托希望于永恒的月光,愿它能长久地照亮人生的晚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昭代千龄运,斯文一柱功。
初当延祐日,晚识广陵公。
朝士因推毂,先生猥击蒙。
暌乖遗廿载,寤寐接孤风。
太史山川彦,仙儒馆阁崇。
置身清切上,用志杳冥中。
句法黄初过,才名冀北空。
朔南驰使节,江汉借归篷。
酒问馀杭姥,泉寻六一翁。
境非秋水观,寺即紫微宫。
侍坐要王远,移家近葛洪。
于焉承咳唾,足以振罢癃。
卓尔身为贵,胡然老见攻。
战肥终道胜,德重岂途穷。
玉趾閒迂步,麻衣病鞠躬。
茶烟窗冉惹,墨沼树玲珑。
饥甚无瑶草,招来有桂丛。
输心何落落,把袂辄匆匆。
易进乘轩鹤,难追戏海鸿。
明朝去吴会,长笑为谁雄。
《书怀二十韵奉呈虞集贤》【元·张雨】昭代千龄运,斯文一柱功。初当延祐日,晚识广陵公。朝士因推毂,先生猥击蒙。暌乖遗廿载,寤寐接孤风。太史山川彦,仙儒馆阁崇。置身清切上,用志杳冥中。句法黄初过,才名冀北空。朔南驰使节,江汉借归篷。酒问馀杭姥,泉寻六一翁。境非秋水观,寺即紫微宫。侍坐要王远,移家近葛洪。于焉承咳唾,足以振罢癃。卓尔身为贵,胡然老见攻。战肥终道胜,德重岂途穷。玉趾閒迂步,麻衣病鞠躬。茶烟窗冉惹,墨沼树玲珑。饥甚无瑶草,招来有桂丛。输心何落落,把袂辄匆匆。易进乘轩鹤,难追戏海鸿。明朝去吴会,长笑为谁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767c6858451658349.html
未央废后成荒草,片瓦拾来如拾宝。
沟池磨洗劫灰馀,作砚宁输铜雀好。
方平润泽如铁坚,窗间试墨生云烟。
大明功业可记述,西汉文章宜校编。
吾知徐君实好古,却忆酂侯心独苦。
呜呼汉家宫阙四百年,此瓦作砚人犹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