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禽虫十二章·其二》全文
- 注释
- 水中科斗:指小蝌蚪在水中长大变成青蛙。
林下桑虫:指桑蚕在树下吐丝作茧,然后化为蛾子。
老作蛾:蚕成熟后破茧而出变为蛾子。
焉用鹍鹏鳞羽多:焉用,何需之意;鹍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鸟;鳞羽,代指大鸟的翅膀。这里表示没有必要像鹍鹏那样拥有巨大的翅膀。
- 翻译
- 水中的蝌蚪长成了青蛙,林下的桑蚕化蝶飞去。
青蛙跳跃,蛾儿飞舞,抬头欢笑,哪里需要鹍鹏那样的大鸟展翅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水中蛙和林下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成长变化的观察和感悟。"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两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蛙与蛾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展示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赞赏和轻松的情感。这里的“仰头笑”蕴含着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与后文中的反问"焉用鹍鹏鳞羽多"共同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顺应自然的态度,以及对过于追求华丽外表的讽刺。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民请命”的文学主张,同时也展示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还山西诗卷
诗肠抱饥馋,嗜句如嗜炙。
长年齰鸡蹠,有味如啖蔗。
轑釜轰腹雷,每遭丘嫂骂。
辛勤谋一饱,索米谁肯借。
忽来五侯鲭,心目为惊诧。
大羹足真味,禁脔增重价。
仙露承金茎,天浆滟琼斝。
何修乃得此,咀嚼日不暇。
每拟赋老饕,欲作口屡嗄。
锦鲸出光怪,把玩涉秋夏。
珍重十袭藏,常恐六丁下。每思随?御,不足攀逸驾。
清晨呼墨卿,为我再四谢。
莫能赞一辞,泚颡惭久假。
山行用辘轳韵
青山迎马首,翠霭湿征衣。
前路柳俱绿,行人柳外归。
残阳千里暮,闰岁百花迟。
不是贪程客,时时认酒旗。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赋古诗一以纪游事·其十一
人生巧聚散,不定如风叶。
况我同襟人,一笑意已浃。
吴音戏趼足,巴语嘲长鬣。
卢胡泛大白,痛釂不嚅嗫。
二孺彼何为,我醉从喋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