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今甘赤族,王岂遂黄衣。
月落金川冷,春从望帝归。
拜奠(bài diàn)的意思:拜奠是指在祭祀或悼念时,向神明或亡者行礼并献上祭品。
赤族(chì zú)的意思:指红色的族群,也可引申为红色革命的族群。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望帝(wàng dì)的意思:望着天空向帝王祈求心愿。
逊国(xùn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相对较弱,不如其他国家或个人。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名为《木末亭吊方正学先生墓和董陆诸君作(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方正学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逊国当年事,千秋有是非”,开篇即点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时间的久远,暗示方正学所处时代背景的动荡与争议。接着,“臣今甘赤族,王岂遂黄衣”两句,通过对比臣子的忠诚与君主的失德,强调了方正学坚守道义、不畏强权的精神品质。
“月落金川冷,春从望帝归”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象征着方正学虽身处逆境,但其精神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终将得到后人的铭记与尊崇。最后,“骚人搴木末,再拜奠山薇”以“骚人”自比,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并通过“再拜奠山薇”的动作,展现了对方正学墓地的深深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正义的坚持,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