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秀雒川鹤未翔。蝤蛴玉映镜中妆。
溜钗情味亸鬟香。
此词描绘了一位美人的颈饰之美,细腻入微,情感丰富。开篇“延秀雒川鹤未翔”,以鹤未飞翔于洛川之景起兴,暗喻美人颈饰之华贵与不凡,引人遐想。接着“蝤蛴玉映镜中妆”,以蝤蛴(一种贝类)的白玉色泽比喻颈饰的光泽,如同镜子中的妆容般明亮,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颈饰的精致与美丽。
“低垂腻粉却羞郎”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人低头时颈饰上细腻如脂的粉末,仿佛在羞涩地向心上人诉说情意,既表现了女子的娇羞,也暗示了颈饰的柔美与细腻。
“书雁迟回劳引望,绣鸳偎傍惯交相”两句,运用了书信与鸳鸯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书雁代表了传递消息的使者,绣鸳则象征着伴侣间的亲密无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也体现了颈饰上绣有鸳鸯图案的寓意,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长久。
最后,“溜钗情味亸鬟香”一句,以溜钗(一种古代女子用来梳理头发的工具)的滑动,象征着颈饰带来的愉悦与香气,进一步强调了颈饰对于女子而言不仅仅是装饰,更蕴含着情感与生活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美人颈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层次地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生活的雅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
武皇肆荒惑,公卿噤忠龈。
先生有直舌,谈笑开吾君。
董偃不敢怨,寿王谁与伸。
堂堂补衮心,不厌犯怒频。
岂不顾仕养,崇卑位泥云。
耻同高论儒,瑟缩忧烹焚。
贤人事昏主,献替视所因。
不尔朝野间,谁非爱其身。
彼哉下世士,所见异吾闻。
丑谬无不为,乃思谤遗尘。
国风歌善戏,孔圣许狂人。
何嫌班孟坚,区区记馀芬。
夕阳拂西冈,黄淡映古道。
晚风吹高林,病叶落如扫。
饥人瘦于伞,俛默坐沙草。
扶危犹强兴,力备辄反倒。
还持蓝缕缝,委曲捕虱蚤。
视荒数抽空,杀缓或失脑。
悠然不能罢,似欲锐钩考。
宁思百骸间,群蚁即入保。
傍行笑相顾,慧悟信难早。
噆伤乃知嫌,馁死岂谓好。
方为大销灭,而畏小苦恼。
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骂贱,发白讳呼老。
与尔不同年,谁能共怀抱。
昨者小麦熟,野人稍相宽。
新粟今又黄,喜闻不青乾。
补助复几许,久饥情所难。
譬如辙间鱼,勺水亦暂安。
泽国农事苦,无功及丘樊。
方与三日晴,湖岸车已喧。
所以终岁勤,不能离薄田。
里豪多旷土,徒用养茅菅。
虽有愿耕手,赋收重夷蛮。
秪今二种利,稀若管中斑。
偶秽可劝后,必荒谁继前。
幸哉雨露仁,副此倚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