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春滩尚可涉,不惜衣裾

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

落日城郭人方带月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gzhòngtúntiányóu广guǎngjiào
sòng / méiyáochén

chūntānshàngshèjiàn

shēnshùquánmíngàn

jiǔbēicānmíngshānjuéjiānpánshū

luòháichéngguōrénfāngdàiyuèchú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入深(rù shēn)的意思:进入深处,深入其中。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衣裾(yī jū)的意思:衣服的下摆。

翻译
春天的河滩仍能涉水过,我不怕衣服溅湿。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野外的泉水在暗渠中潺潺作响。
饮酒时搭配着茶具,山间的蕨类蔬菜成了盘中的佳肴。
夕阳西下,我返回城郭,人们还在月光下劳作。
注释
春滩:春天的河滩。
涉:涉水。
不惜:不怕。
溅衣裾:衣服溅湿。
古寺:古老的寺庙。
深树:茂密的树林。
野泉:野外的泉水。
鸣暗渠:在暗渠中发出声音。
酒杯:酒杯。
参:搭配。
茗具:茶具。
山蕨:山间的蕨类。
间盘蔬:盘中的蔬菜。
落日:夕阳。
城郭:城池。
人方:人们正在。
带月锄:在月光下劳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游历广教寺的场景。首句"春滩尚可涉"写出了早春时节,河水上涨虽有浅滩,但诗人兴致勃勃,不畏湿鞋。"不惜溅衣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冒险的乐趣。

"古寺入深树"描绘了寺庙隐匿于浓密的树林之中,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氛。"野泉鸣暗渠"则通过泉水在隐蔽渠道中的潺潺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和生机。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品茗野餐的惬意生活,山蕨等野菜作为菜肴,体现了他们亲近自然的简朴乐趣。

最后两句"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与朋友带着月光返回城市,农田上的人们仍在劳作,画面生动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节奏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与田园生活的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予素不善棋孙先觉万大年林大和见访戏与对垒偶皆胜之因作数语

予手不善谈,临局气先怯。

偶逢孙万林,三战辄三捷。

都缘敌不勍,非以台威胁。

孺子滥成名,凯奏意殊惬。

三君皆壮士,小挫未肯厌。

予今务持胜,坚壁不容劫。

(0)

冯员仲赴阙奏事士君子咸欲其留闻为魏公所辟势不可夺遂成鄙语兼简查元章

名德重夷夏,皇朝两魏公。

平淮已得愈,论将更资冯。

报主男儿志,知恩国士风。

尽收良马去,冀北遂群空。

(0)

章季子教授惠顾渚茶报以宣城笔戏成三绝·其二

白齿新芽不出山,青囊谁遣到人间。

午窗惊觉还乡梦,纱帽笼头捧兔班。

(0)

寄新历日与梦龄昌龄弟

老去惊看历日新,宦情尤忆故园春。

吾乡亲旧如相问,为道明年已五旬。

(0)

题石桥二绝·其二

石桥未到已先知,入眼端如入梦时。

僧唤我为严首坐,前生曾写此桥碑。

(0)

仇牧

春秋死难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

仇牧捐躯为君父,不如孔氏胜如荀。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