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服(dì fú)的意思:指君主的服饰,比喻权力的象征。
奠献(diàn xiàn)的意思:奠定基础,献出贡献
昏昕(hūn xīn)的意思:昏暗,朦胧。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龙驾(lóng jià)的意思:指以龙为驾驭工具,形容人物威风凛凛、威严有势。
泮宫(p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用来比喻非常庄严肃穆的场所。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已事(yǐ shì)的意思:已经发生的事情
雨散(yǔ sàn)的意思:指雨过后云散,天空放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纾的作品,名为《让皇帝庙乐章·送神》。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于祭祀活动结束后,送别神灵的诗句。
“奠献已事,昏昕载分。”奠献是指祭祀仪式中的上供品给神灵的行为,已经完成;昏昕指的是日夜更迭,时间流逝不息,这里用来形容祭祀活动的结束。
“风摇雨散,灵卫絪缊。”这里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风吹雨散象征着祭祀后的天气变化。同时,“灵卫”指的是神灵的守护者,而“絪缊”则形容他们如同丝线一般细腻、紧密。
“龙驾帝服,已腾五云。”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常用来象征皇权和威严。这里的“龙驾帝服”表明神灵乘坐着皇家的车辇,穿着庄重的帝王服饰。随后,“已腾五云”则形容神灵已经升腾到高耸的云层之中。
“泮宫复閟,寂寞无闻。”“泮宫”通常指的是祭祀用的庙宇或宫殿,这里“复閟”意味着庙宇再次关闭。接着,“寂寞无闻”形容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孤独和沉默的氛围,因为神灵已经离去,人间的声音也随之减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景象描写,以及对神灵升腾和庙宇关闭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殊院
半空文殊台,夜冷如有雪。
开轩纳雾露,那得见明月。
披衣待晨曦,光彩生一瞥。
天都与莲华,挟长各傲兀。
剧嫌寺门小,未足恣排闼。
下山趋云巢,插脚更奇绝。
槎材挂岩罅,石破肝肺裂。
云峰争一洞,倒出太古穴。
懦筇有难支,岂待屐齿折。
何尝无恐怖,苦语吾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