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老眼特别清晰地看到远处孤独的山峦,
夕阳故意让树荫稀疏,显得更加开阔。
- 注释
-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偏明:格外明亮。
远岫:远处的山峰。
孤:孤独。
夕阳:傍晚的太阳。
故遣:特意安排。
树阴:树荫。
疏:稀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晚步追凉二首·其一》。诗中通过老人在傍晚时分的漫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情怀。
“老眼偏明远岫孤”,这里的“老眼”指的是年迈之人的眼睛,但这双眼睛却能清晰看到远处的山峰,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情感。同时,“远岫孤”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中的一种孤独与超脱。
“夕阳故遣树阴疏”,这是说傍晚时分,太阳的光线变得柔和,它似乎有意让树木的影子变得稀疏。这不仅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蝉鸣叶底无寻处”,蝉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昆虫,它们躲在树叶下鸣叫,声音清脆却又难以寻觅。这两句通过蝉鸣声的描述,进一步加强了诗中自然景观与生灵共存的意境。
“随意闲行偶见渠”,诗人在闲适的散步中,偶然间看到一条小溪流。这里的“随意”和“偶见”都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而“渠”则是自然景观中的一个细节,增添了整首诗的生动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态度。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一份宁静与满足,这种情怀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追求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刘元翁
庐山江水之西流,今年涉我舟复舟。
平生岁月向此尽,百里何必非并幽。
伏波少游两不可,玄发如客谁能留?
南飞凫鸥北鸿雁,我亦天地无几求。
空山岁晏催客别,与子击筑歌四愁。
陌头鸡鸣曙光发,池上古木寒萧飕。
人生百年各有愿,养牛种橘亦得齐封侯。
八月四夜闻微雨
梦觉有奇事,淅沥高瓦鸣。
焦枯岂云润,且欣闻雨声。
秋稻既无及,蔬麦犹可耕。
侧耳恐复止,愿望深中情。
向来春夏交,流潦高入城。
秋旱理宜有,天道良难平。
大钧转万物,旋斡势孔轻。
仙瓢贮海水,安得尽注倾。